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频道 > 正文

电影频道

全国有多少叫周维 周维的个人信息

影评小编2023-02-08电影频道57

周维好名字在中国有多少

全国共有 52 个周维好

辽宁省(2人) 吉林省(0人) 黑龙江(1人)

上海市(0人) 江苏省(7人) 浙江省(0人) 安徽省(17人)

福建省(0人) 江西省(1人) 山东省(0人) 河南省(0人)

湖北省(0人) 湖南省(2人) 广东省(16人) 广西(0人)

海南省(0人) 重庆市(0人) 四川省(2人) 贵州省(1人)

云南省(2人) 西藏(0人) 陕西省(0人) 甘肃省(0人)

青海省(0人) 宁夏(0人) 新疆(1人)

全国多少叫周维义的人

全国共有 400 个周维义

地区

北京市(4人) 天津市(3人) 河北省(11人) 山西省(4人)

内蒙古(6人) 辽宁省(24人) 吉林省(15人) 黑龙江(13人)

上海市(5人) 江苏省(33人) 浙江省(4人) 安徽省(52人)

福建省(1人) 江西省(1人) 山东省(15人) 河南省(11人)

湖北省(7人) 湖南省(31人) 广东省(6人) 广西(5人)

海南省(1人) 重庆市(24人) 四川省(53人) 贵州省(41人)

云南省(15人) 西藏(0人) 陕西省(2人) 甘肃省(11人)

青海省(1人) 宁夏(0人) 新疆(1人) 其他(0人)

姓周的有什么大将军没

周勃( —前169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被封为绛侯。

周亚夫[?一前143],西汉名将。沛县(属今江苏)人。周勃子,初封条侯。文帝时,匈奴东进,他以河内守为将军,防守细柳(在今陕西咸阳),军令严整,被誉为“真将军”。景帝时,任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迁丞相,谢病免。后以子私买御物所累下狱,绝食死。

周 处[约236-297] 西晋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氏,字子隐,吴时为东观左丞,晋平吴后,历任新平太守,迁御史中丞,后任建威将军,平西将军、周孝侯,当地至今流传着他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传说,京剧传统剧目《除三害》就是表现他的故事。

周 瑜[175-210] 三国吴之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氏,建安13年[208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精音乐,时称“曲有误,周郎顾。”

周桓上将

周桓(1909-1993),辽宁省东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政治部秘书,红三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兼政治教导队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工人师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兼联络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国务院文化部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代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3年10月27日逝世,享年84岁。

周士第上将

周士第(1900-1979),又名周力行、周平,广东省乐会(今琼海)县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副队长、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营长、团参谋长、代团长,第73团团长。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25师师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军委干部团上干队科长、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兼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长,晋绥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兼晋绥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晋北野战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太原前线指挥部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市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9年6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逝世前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

周纯全上将

周纯全(1905-1985),字俊忠,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3年参加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边区总工会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省苏维埃保卫局局长兼鄂豫皖游击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十师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川陕省委书记兼川陕苏区游击总司令,红四方面军后方纵队政治委员,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31军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分校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副校长、校长,滨海行署副主任兼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省、安东省实业厅厅长,辽南行署主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东线战勤司令员,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武装力量监察部第一副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7月28日逝世,终年80岁。

周彪中将

周彪(1910-1981),原名周生珍。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赣西南独立第三团排长,吉安县儒行乡少先队总队长,红四军第10师30团宣传队分队长、队长,团俱乐部主任,中央模范团总支部书记,红9军团第3师7团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民运部代部长,教导队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队教导二团政训处干事,临县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八路军120师独立第四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治委员,第8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八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政治委员、旅长,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东北军区防熔部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3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周仁杰中将

周仁杰(1912-2001),原名周球保。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参加茶陵地方游击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地方游击队班长,红八军第23师机炮连机枪排排长、机炮连连长,红17师第51团副营长、营长,红6军团第17师51团参谋长、团长,红6军团第16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二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一旅旅长,热河军区第17旅旅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副司令员兼第33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8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1月22日在因病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周玉成中将

周玉成(1904-1971),湖南省祁阳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一团二连司务长,第二大队大队长,第五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第13大队大队长,红八军第四师一团团长,四师军需处处长,红三军团第六师共给部部长,军团供给部部长,陕甘宁军区供给部部长,红军前敌指挥部供给副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兵站部副部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供给部部长,八路军后勤部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审查厅厅长,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后勤驻南线司令部副司令员兼邯郸办事处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财务部油料部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财务部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12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周希汉中将

周希汉(1913-1988),湖北省麻城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麻城县独立营通信班长,独立团通信排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13师38团共青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红九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队队长,第31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营营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29师386旅作战股股长,补充团参谋长,386旅参谋长兼太岳军区参谋长,南进支队司令员,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3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军长兼滇南卫戍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是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11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周志坚中将

周志坚(1916-2005),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交通队排长、队政治指导员,红9军第25师74团营政治委员、副团长、团政治委员,红9军第27师81团团长,红四军第10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团长,平汉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5师13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胶东军区新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31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舟嵊要塞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5年6月9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周赤萍中将

周赤萍(1914-1990),曾用名邹迪,江西省宜春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三军团团政治委员,电台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纵队一支队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一旅政治委员,鲁中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第三师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七纵队兼辽北军区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7军政治委员兼湘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湘西区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部副部长,福州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1990年6月逝世,终年76岁。

周贯五中将

周贯五(1902-1987),江西省吉安县人。1927年任本村农民协会副主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第3军9师27团宣传员、书记官,红一军团第二师一团特派员、师特派员,军团直属队总特派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锄奸部部长,第六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六旅政治委员兼冀鲁边军区政治委员、代司令员,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暂编第七师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下干部第三支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干部部第二副部长,浙江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3月29日因病于南京逝世,终年85岁。著有《艰苦奋战的冀鲁边》(1984年)等。

周涌少将

周涌(1915-2004),江西省永丰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永丰县总工会青工部部长,县独立营班长,红1军团电台报务员,红32军电台报务主任、电台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电台区队长,教导第1旅电台区队长,山东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兼通信营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通信科科长,安东军区参谋处处长,辽东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辽东军区兼公安部队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辽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通信兵部参谋长、副主任兼参谋长、顾问等职。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国防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2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周彬少将

周彬(1912-1999),江西省兴国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第5师13团宣传员、连政治指导员、师副特派员兼直属队特派员,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兼特派员、团政治委员,独立师特派员,独立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一、二、三、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大队政治指导员、大队队列主任,抗大总校政治部保卫股股长、保卫科科长,抗大第5分校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新四军第3师保卫部部长兼苏北军区保卫部部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苏北抗击日军九路围剿和“五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江军区保卫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保卫部部长,西满分局社会部副部长兼西满军区保卫部部长,齐齐哈尔卫戍司令员兼公安局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2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四野战军第49军政治部副主任兼天津警备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西、衡宝、桂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督编处副处长,军委民航总局人事处处长兼公安处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卫生部政治委员等职。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6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周维少将

周维(1906-1970),江西省南昌市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信学校教员、无线电台报务员,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无线电台报务员,中央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主任,红5军团司令部无线电第3分队分队长,红31军电台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无线电台中队长、大队长,第129师司令部通讯科科长兼通讯营营长,八路军前方指挥部3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四支队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3纵7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1军31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通信教授会主任,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副院长、院长,第五研究院院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0年逝世,终年64岁。

周九银少将

周九银(1908-1979),湖南省湘阴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任石首叁区少先队副队长,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国民党军对苏区围剿,随组织撤到湖南华容,后去洪湖参加红军,任红3军9师26团通信员、班长、排长。在战斗中辆两次负伤,1932年第3次负伤,眼睛被打坏,带伤任7师经理处粮秣员,1933年任24团供给处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官、120师358旅供给部军械股股长、120师供给部军械科科长兼被服厂厂长、晋绥军区后勤部粮秣科科长、军实科科长兼被服厂厂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军需生产部部长,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西南生产管理局局长,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副部长,1960年任该部政治委员。1965年到1968年任总后勤部工厂管理部政治委员,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营房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10月31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

周子祯少将

周子祯(1904-1972),原名何其浩,浙江省诸暨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宁波、上海从事工会和互济会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赴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1934年回国后在中央苏区任军委军事工业局工务处处长、兵工机械厂政治委员,山西牺盟会太原第4区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政治副主任,第1纵队队长,第21团团长,山西新军总指挥部供给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后勤部部长兼供给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西安留守处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运输部副部长,军需生产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4月14日逝世,终年68岁。

周文在少将

周文在(1906-1994),江苏省常熟县虞山镇人。上海群治大学肆业。1925年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20军学兵营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上海、常熟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并参与常熟的建党工作。1926年8月考入广州黄埔军校。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辗转到武汉,在贺龙部国民革命军20军学兵营1连任政治指导员,同年年底返回常熟,在常熟、上海等地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受党的派遣,在常熟组建立抗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抗日游击武装第6梯团政治处主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独立3支队副支队长,江南抗日义勇军1团3营政治教导员,新四军挺进纵队7团政治处主任,挺进1纵队军需处处长,新四军1师1旅供给部政治委员,苏中三专区税务管理局局长,苏中泰兴县独立团政委、泰兴县县委书记,苏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周文在历任华中七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苏北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十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过黄桥决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文在历任10兵团兼福建军区干部部部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建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7月离职休养(享受正兵团级待遇)。1977年2月至1983年4月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4月10日因病在苏州逝世,享年89岁。

周长庚少将

周长庚(1911-1970),湖北省石首县人。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团第4师卫生部部长,第6师卫生部部长。1930年参加湘鄂西反围剿战斗,多次负伤。1933年被当作“改组派”关押,为关向应救释。长征沿途多方救护伤病员。到达陕北后,参加中央高级卫生班和延安医学科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卫生处处长,晋西北军区第2军分区卫生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1纵队卫生部部长,晋绥军区卫生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检查室主任,西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中国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0年1月29日,因心机梗塞在四川省射洪县医院逝世,终年59岁。

周长胜少将

周长胜(1913-1987),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2师36团机枪连排长,红1军团第2师5团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1937年7月参加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副营长、营长,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大队长,第5纵队第1支队第2团团长,第115师教导第1旅2团团长。皖南事变后,调任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团长,八路军115师教导第5旅13团团长,教导1旅1团团长,鲁中军区第4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1943年春率部参加盐阜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1945年春参加解放阜宁县城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警备第1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24师师长,第22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副军长,空军第4混成旅副旅长,苏南军区副司令员,第21军副军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1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后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7年1月14日因病在杭州逝世,终年74岁。

周世忠少将

周世忠(1918-199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4师223团2营通信班长,参加了长征。长征时,红25军西出秦岭,北过渭河,翻越六盘山,直逼平凉,与马鸿宾部作战。在战斗中击毙敌团长一名,获得两元银圆的奖励。升任红25军73师218团连政治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连政治指导员、副营长、营长,第689团副团长,新四军第4师11旅32团副团长、旅副参谋长,淮北军区第2军分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73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教导团政治委员,第4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第21军62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参谋长,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来从

事军事教育工作,任军事学院高级兵团战术教授会主任,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主任。离开高等军事学院后,任福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主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0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关于全国有多少叫周维和周维的个人信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