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有多少人 红二十五军后来部队在哪里
红军长征原来有多少人,长征后有多少人
军长征出发时,各路军总数近三十万人。
一方面军,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时,1,3军团加中央军委共7000人,与15军团会师后有14000人,其5,9军团中途分别加入四,二方面军。
二方面军,出发时17500人,与9军团会师后共13000人,长征结束时还有8500人。
四方面军,出发时100000人,长征结束时还有35000人,其中包括5军团的4000人。
25军,出发时2900人,到陕北时有3400人。
扩展资料
在长征途中形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和实事求是原则,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组织路线,并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历史性转变。
正是把解决党和军队面临的生存危机与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凝聚了全党和全军的革命意志,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最终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而在长征中锤炼和凝结起来的意志、智慧和精神,对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对此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作用。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举行会议,正式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策略,解决了八七会议和党的六大未能解决好的政治路线问题。围绕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党中央适时地把国内阶级斗争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有机地统一起来。
通过东征、西征和迎接红二、四方面军等重要军事战役,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通过全面调整阶级政策和系统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以西北统一战线。
促成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和消极抗战的图谋,极大地推动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兴起。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征
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分别是红1、红2、红4方面军。
1、红一方面军长征时人数 8.6万,冲破三道封锁线后,剩余6.6万;血战湘江后,红军损失过半,仅剩3.7万。
1935年4月渡过金沙江后剩余2.4万;1935年6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候降至1.8万。中央红军过草地到达哈达铺时1.4万人,20天后,红军到达陕北,长征结束时约7200人。
2、红四方面军长征时人数 8-9万。36年10月2万多人西征战死,结束时约1.2万。
3、红6军团长征时人数约9700人。跟2军团汇合,编成红二方面军,后人数为2万人。而后红2方面军长征的时候为1.7万人(留下了部分地方部队)。长征结束时约1.1万人。
另外还有一支非三大主力的部队——红25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简称红二十五军,1931年10月成立于安徽金寨麻埠,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后改编到红一方面军。
红25军从长征时2980人,到达陕北时达到了3400人,另外还有一只部队红74师留在长征途中建立革命根据地,人数为2000多人。
也就是说红25军从开始时的2980人发展到总人数为5000多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长征
红二十五军的九十七位将军都是哪些人
红二十五军的九十七位将军中包括大将1名、上将2名、中将6名、少将88名。
分别是
大将 徐海东
上将 刘震、韩先楚
中将 李耀、张天云、张池明、陈先瑞、林维先、梁从学
少将
王诚汉、王奎先、王德贵、方升普、方明胜、方毅华、毛和发、邓少东、叶建民、叶道友、成少甫、吕清、伍瑞卿、邬兰亭、刘华清、刘振国、刘健挺、刘德海、关胜志、江腾蛟、孙光、严光、扶廷修、苏焕清、李发、李士怀、李少云、李长如、李书全、李庆柳、李国厚、李世安
李世炎、杨森、杨克武、杨焕民、肖志贤、肖选进、吴华夺、吴林焕、吴宗先、吴振挺、何光宇、余明、余克勤、闵鸿友、汪少川、汪家道、宋维栻、宋治民、张希才、张竭诚、张震东、张宜爱、陈祥、陈炎清、陈鹤桥、罗厚福、金绍山、周世忠、郑本炎、胡立声、胡继成、查国桢
赵遵康、钱信忠、徐体山、徐光友、席舒民、高林、曹思明、黄仁廷、戚先初、常玉清、董志常、程明、程启文、程世清、傅春早、傅家选、鲍启祥、谢正荣、詹大南、詹少联、詹化雨、蔡炳臣、熊挺、颜东山
扩展资料
红二十五军的司令部旧址
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原是闵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太平寨,面临一条小溪,门前有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枫树。该祠建于清咸丰元年,系砖木结构的南方民族建筑形式,占地面积316平方米。
布局为前后两排,每排5间,与东西各两间耳房构成“四水归池”的天井院,院内地平用条石砌成。祠内建筑均为梁柱组合起来的通屋,面向院内的一周前墙全部砌装木隔扇,隔扇外有宽敞的廊檐。
祠堂正面中部为一吞字大门,大门和后排走廊装有拱形天花板。前后两排屋顶为古钱形瓦条脊,脊中间有彩瓷“顶子”,两端有鳌鱼兽头。前后墙用花砖封檐,前檐花砖之间还有彩绘戏剧故事。于1986年11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
开国将帅名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军长征共涉及多少人?
红军长征涉及30万余人,到陕北剩下3万多人,牺牲了20多万人。
一、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的变化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设4个梯队)、第二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共8.6万余人。
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陕北时兵力约7000余人。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后,兵力为1万余人。1936年8月,在陕北的红军部队发展到3万余人。
二、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的变化
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时,全军团约9700余人。西征途中,红六军团遭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特别是在甘溪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时,3300余人。红三军(红二军团)同红六军团会师时,全军约4400余人。两军团合计约7700余人。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有兵力1.1万余人。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说 “二方面军约一万人已与一方面军会合与定边、环县地域。”红二方面军是各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小的。长征出发时1万余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是万余人。
三、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的变化
1934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总计约10万人。红四方面军最后到达陕北的人数约1.2万人左右。
四、红二十五军长征期间兵力的变化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时,撤销师的建制,军直辖三个步兵团(第223、第224、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人。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时,全军共有3400余人。
综上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万余人。总计,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
在长征中人数不减反增的队伍
红二十五军是一支传奇的红军队伍 他们是五支长征红军中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建立根据地的红军队伍。
红二十五军是唯一一支在长征途中人数不减反增的红军队伍,同时还是最早到达陕北、被称赞为“中央红军之向导”“为革命立了大功”的红军队伍。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解读长征(10)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还剩多少兵力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解读长征(16) 红军长征最后保留下多少兵力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去时多少人还剩多少人?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人数,去时20.3万余人,还剩3万余人。
一、出发时人数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设4个梯队)、第二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共8.6万余人。
2、1934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共5个军(第4军、第9军、第30军、第31军、第33军)、11个师(第10师、第11师、第25师、第27师、第88师、第89师、第90师、第91师、第93师、第98师、第99师)、33个团。
再加上补充师、红军大学(原彭杨军政干校),妇女独立1团、2团,炮兵团、特务团,共8万余人,加上随行的党政机关、医院和工厂职工等,总计约10万人。
3、1934年11月,红25军出发长征时,撤销师的建制,军直辖3个步兵团(第223、第224、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人。
4、1934年8月,红6军团奉命西征时,全军团约9700余人。西征途中,红6军团遭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特别是在甘溪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1934年10月,红6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红2军团)会师时,3300余人。红3军(红2军团)同红6军团会师时,全军约4400余人。两军团合计约7700余人。
二、到达人数
中央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万余人。总计,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
扩展资料
红二方面军是各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小的。长征出发时1万余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是万余人。
红2、6军团行军作战中,虽有不少减员,但曾有很大补充。两军团从贵州黔西、大定、毕节退出时比从桑植出发时增加了3000余人。到达盘县时尚保持桑植出发时的数目。到达云南中甸时,比桑植出发时约减少1000名,约1.6万人。
1936年7月,红2、6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数为1.43万人。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2、6军团和原属红一方面军第32军(红9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关于两军会师时的兵力数,任弼时1936年11月在《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一文中回忆道 “现在两军团人员共计一万四千,比桑植出发时少三千余。”
关于红二方面军兵力数量,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在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报中说,据1936年9月1日统计 第2军团7643人,第6军团4059人,第32军2677人,共计1.4379万人。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有兵力1.1万余人(一说1.33万余人)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说 “二方面军约一万人已与一方面军回合与定边、环县地域。”
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导同志时,高度赞扬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毛泽东说 “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解读长征(10)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还剩多少兵力
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网资讯——历史 中国近代史 正文 揭秘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保存了多少兵力?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时有多少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 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下辖74、75两个师。后中央指示25军又进行了改编,军长为程子华,副军长为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参谋长为戴季英,政治部主任为郑位三。全军3000人。“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1935年9月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
所以开始是3000人,到陕北后是3400人,这样精确点
关于红二十五军有多少人和红二十五军后来部队在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