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为什么杀太平公主 李隆基杀太平公主曾和大臣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死太平公主?
则天大帝
武周王朝开辟了父系社会中的一个女性政权。由于唐胡风盛,女性地位不像后来宋元明清那么低,武则天的成功上位激活了周围的一大帮女子争天下的雄心。这些政治权力中心的女子开始主动参与到国事中来,女皇的成功让她们都以为自己也可以走上这条路。
但是则天皇帝的路是不能复制的。
武则天用残酷镇压,佛教借势,提拔近亲,广造舆论各种方法,维持了称帝后暂时的稳定,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个政权天生违反了两条儒生的基本原则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尽管李唐以道教为尊,武周以佛教打压道教,但是在朝廷中为官的基本上都是经世治国的儒生。武则天称帝,怎么讲还是李家的媳妇,而且本来就是二圣临朝上位,于大部分官僚心中已经成为一种顺从的习惯。所以则天皇帝龙威在时,并没有多少动荡。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与太平公主合谋,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长生殿,逼迫武则天退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武周朝廷终结。
武则天死后,她激活的这些女子争天下之心开始暴露。逼宫的政变之中,太平公主从母亲的影子中走了出来,开始展露政治手腕。她站在了李氏家族和群臣一边,把自己送给母亲的二张诛杀,在母亲还在犹豫将皇位到底传李还是传武的时候毫不犹疑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实细想,不论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武氏还是李氏,太平公主的地位并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是天下会风云激荡,反声四起,而她很明智的选择了顺应天下民心,拥立相王李显,即唐中宗。因为这次的功劳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权势比在武则天时期当个公主不知道涨了多少倍。
太平公主
唐中宗和他爹一样,都是惧内高手。皇后韦氏相当强势,女儿安乐公主的政治意图更是毫无遮掩,不止一次逼着唐中宗立她为“皇太女”。武则天虽然不在了,但是李氏并没有清算武氏,武三思还是当朝宰相,并指示“三思五狗”将因逼迫武则天退位而封异姓王的张柬之等人虐杀致死。最终太子看不下去了,景龙元年(707),太子发动兵变,杀武三思满门。710年,韦氏母女毒杀唐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临朝称制,要学武则天。
太平公主再一次站了出来,这次比上次逼宫政变,她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李氏在朝,她稳稳当当的,韦氏当道,她一个李氏和武氏的公主哪里会有好日子过?所以她坚定地站在李隆基一边,成功斩杀韦氏和安乐公主,顺便除掉了上官婉儿,和李隆基一起拥立李旦,是为唐睿宗。李隆基因此功封太子,太平公主则广结党羽,权势滔天。
唐睿宗的称号不是白得的,虽然他和他父兄一样的软弱,但他确实睿智。
太平公主看到了李隆基的雄心壮志,想在睿宗之后继续把持朝政,自然不能让这样一个精明强干的男人上位,于是开始在朝堂放出谣言,要更换太子。李隆基从开始对姑姑的仰仗慢慢地发现了太平公主已经成为自己上位人皇的最大隐患,怨恨开始积累。
712年,太平公主又去找唐睿宗,说天象易主,您最好是把太子换掉。唐睿宗虽然软弱,心里却清楚得很。既然天象易主,那就顺天而行吧。直接就把挑子撂给了李隆基,即唐玄宗。你们两姑侄斗吧,我当太上皇享清福去了。
玄宗上位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若就此收手,估计李隆基应该还是会让她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可惜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见证了这么多皇帝轮台的太平公主,倚仗自己在朝堂多年的根基,决定最后一搏。她买通了李隆基身边宫女下毒,决定另立弱君,然后走上她母亲的老路,君临天下。
这就没得谈了对不?当事情败露,她只身逃入寺庙,找人托太上皇哥哥说情,希望免死。可惜迟了。政治斗争是要流血的,李隆基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直接赐死,永绝后患。
太平公主的死,结束了武则天以来女子上位政治核心的一段历史,也让唐开国以来,政变,兵谏不断的长安城终于进入修生养息的状态,李氏也结束了玄武门之变后的家族屠杀,政局开始进入稳定局面,中国走入一个极其强盛的大唐。
大唐盛世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死太平公主
因为太平公主权力欲望很大,妄图兵变。被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唐朝是个强盛的王朝,但是也是一个混乱的王朝,这种混乱主要集中并且发生在武则天的身上。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对自己当皇帝这件事情便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至于她身边的人和事都变的不同寻常。武则天为她的儿媳妇韦后和女儿太平公主树立了一个“榜样”,原来女人也是可以当皇帝的。
唐朝故事
既然武则天可以当皇帝,凭什么我就不能?这是韦后和太平公主的座右铭,两人为了当皇帝而奋斗。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先后废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然后才上位。
晚年,她又将江山交到了李氏的手中,她的儿子李显再一次的当皇帝。只是李显性格懦弱,军政大事尽由韦后一人处理,这就更急滋生了她称帝的决心。
为了尽管的当上皇帝,韦后和安乐公主便联手把李显杀了。皇帝死了,肯定要有人继承皇位,韦后决定上位。可是她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太平公主。
她是绝对不会让韦后当皇帝,韦后当了皇帝,自己将置于何地?于是她便联合李隆基发动政变,将韦后一党全部除掉,以绝后患。这时候,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还是同一阵营,但是随后李隆基便杀了她。
李隆基为何杀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和母亲武则天一样很有权谋,假如她是男儿身,母亲去世后还真轮不到她三哥李显和四哥李旦当皇帝。
“既然我自己当不了皇帝,那么我就扶植一个皇帝吧”,最后太平公主把自己的侄子李隆基推上了皇位。
(李隆基)
让人想不到的是,李隆基当了皇帝没多久,就把姑姑及同党斩尽杀绝,李隆基为什么杀了自己的姑姑呢?
民间有句话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用在李隆基和姑姑身上,就是“没有永远的亲情,只有永远的利益。”
太平公主确实帮助李隆基当上了皇帝,李隆基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杨贵妃的老公,他是唐睿宗李旦的第3个儿子,人称李三郎。
李隆基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在姑姑的帮助下,杀了韦皇后,夺了权力。
当时李隆基是禁卫军统领,太平公主和侄子结成联盟推翻了韦皇后集团,民间传说太平公主的三哥李显是被嫂子韦皇后毒死。
韦皇后和太平公主、武则天一样有强烈的权利欲,韦皇后虽然没当女皇,但她成了实际上的皇帝,掌控着当时的小皇帝李重茂。
太平公主和嫂子争权夺利,最后和侄子李隆基结成了一伙,联手发动政变杀了韦皇后,废黜韦皇后所立的傀儡皇帝李重茂。
(李旦)
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老爸这才当上了皇帝。
过了多年后,李旦干不动了,就把皇位传给儿子李隆基,李隆基继位后也没亏待姑姑。
太平公主权力很大,在朝中常常以长辈自居,掌控着朝中的大权,朝中的官员任免都由她来决定。
时间一长,李隆基对姑姑就有了意见,讲真李隆基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别看他到老的时候昏庸无能,年轻时手段相当果断和老辣。
如果不是这样,李隆基怎么能扳倒韦皇后呢?
慢慢太平公主也觉得侄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侄子不好掌控,干脆趁羽翼未满废了他。
太平公主于是就在朝中散布言论,说李隆基是四哥的第三个儿子,轮不到他当皇帝,当皇帝的应该是老大李成器,也就是李旦的长子,李隆基的大哥。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说这话没道理,人家李隆基能当上皇帝,是因为帮助父亲当上了皇帝有功,现在又拿出传统继位这一套来说事儿,显然对李隆基不公平。
再者说了,李隆基的大哥李成器明确表示这个皇帝我不当。
太平公主不顾一切造谣生事,这就引起了李隆基的愤怒,既然你无情也别怪我无义了。
太平公主的目的早被李隆基看透了,姑姑想立一个傀儡皇帝,然后她说了算。
李隆基心想 “与其被姑姑废掉,还不如我先动手杀了她!”
说实话,年轻时的李隆基相当有魄力,李隆基乘姑姑不备果断发动了政变,随后姑姑成了他的阶下囚。
这时候他老爸李旦求儿子高抬贵手,放过他的姑姑,李隆基没答应,最后赐给了姑姑一杯毒酒。
姑姑和她的余党被李隆基一网打尽全杀了,最后唯独放过了表弟薛崇简,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薛崇简是太平公主和驸马薛绍的次子,小的时候特别讨太平公主的喜欢,等长大以后在朝中做了官,在政见上常常和母亲不和,经常遭到母亲的鞭打,作为儿子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怨恨埋在心里。
(薛崇简)
但当母亲被表哥关进大狱后,薛崇简求李隆基放过母亲,李隆基连父亲话都不听,怎么能听表弟的哀求。
由于李隆基知道之前表弟和姑姑政见不合发生过矛盾,这才放过了薛崇简,并赐其改姓李,其他的人全被杀了。
唐朝李隆基为什么杀死太平公主?
李隆基杀死太平公主,主要是因为太平公主想发动政变,夺取李隆基手中的政权。
太平公主想成为下一个女帝
李隆基最终会赐死太平公主主要是因为太平公主一直都想像自己的母亲那样,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女帝。然而,作为下一代帝王继承人的李隆基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自己手中的权利被自己的姑姑抢手。所以,李隆基在太平公主还没开始夺权的时候就先发制人,以涉嫌发动政变自将自己的亲姑姑赐死。
李隆基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实在李隆基还没打赢太平公主之前,他一直没有从父亲手中得到实权。因为父亲认为他现在还是一个没有实力的君王。然而,李隆基也正想通过战胜太平公主这一位劲敌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能够从父亲手中拿到全部的实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王。
关于李隆基为什么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杀太平公主曾和大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