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频道 > 正文

电影频道

河南省有多少开国将军 开国将军河南有几个

影评小编2023-02-10电影频道68

河南省的开国将军有多少?两人少林寺出身,一少将官拜副国级

河南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中州、豫州、中土等,被称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上世纪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河南南部的大别山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打破旧世界,一大批河南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参加红军,枪林弹雨中,走出了109名共和国开国将军,从而使河南成为排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之后的第五大将军省。

河南籍的开国少将(含晋升的少将)共99人,其中有 李德生、尤太忠、肖永银 这样的名将,李德生后来还成为副国级领导人。

李德生1916年生于河南新县。从班排长开始,到营长团长,到解放战争期时期,李德生升任6纵17旅旅长。在襄樊战役中,李德生“刀劈三关”,一战成名;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时任第12军副军长的李德生受命统一指挥12军和15军所属部队,打出了军威国威,成为志愿军名将。后来,李德生担任了党的副主席,官拜副国级。1988年,李德生晋升为上将。

尤太忠是光山县人,比李德生小两岁,他的经历和李德生相似,而且都曾经是王近山的6纵麾下的旅长(16旅旅长)。尤太忠是邓的爱将,邓政委称赞他“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80年代,尤太忠担任了广州军区司令员。和李德生一样,尤太忠在1988年也晋升为上将。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是亲家。

当年王近山的6纵麾下有三个主力旅,三个旅长被称为“三剑客”,除了前面的16旅、17旅旅长尤太忠和李德生,还有“三剑客”之首的18旅旅长肖永银。他也是新县人,13岁参加红军。豫北战役中,肖永银率部活捉“东陵大盗”,国军暂编第3纵队司令官孙殿英。上甘岭战役,肖永银的12军战绩不亚于秦基伟的15军,却甘当陪衬,堪称上甘岭的“无名英雄”。

河南籍的开国中将有9人,他们是 来自修武县的李雪三,来自安阳县的王秉璋,来自信阳县的刘少文,来自商城县的张祖谅,来自光山县的钱钧,来自新县的吴先恩、范朝利、张池明、郑维山。

其中,李雪三、王秉璋参加过宁都起义;刘少文是长期在白区从事情报工作的;名气最大的是郑维山、张祖谅和钱钧。

郑维山曾经是徐帅的传令兵。1933年底,18岁的郑维山担任了红四方面军主力第88师的政委,是威震川陕的少年猛将。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任“杨罗耿兵团”(即杨得志、罗瑞卿、耿飚领导的19兵团)麾下的主力第3纵队(后来的63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平津战役,后来进军大西北。抗美援朝期间,郑维山先后担任19兵团副司令员,第20兵团代司令员。

张祖谅也是抗美援朝的名将。解放战争中,张祖谅曾任18兵团第60军副军长、军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祖谅因病留在川西军区工作,60军由韦杰率领入朝参战。但在第五次战役中,60军下属的180师被敌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张祖谅主动请缨入朝,带领60军一雪前耻,战绩辉煌。战后统计,60军在朝鲜战场的歼敌人数仅仅次于38军。遗憾的是,张祖谅在1961年就因病去世,年仅50岁。

众所周知,河南的嵩山少林寺名闻天下,少林寺也走出了两名河南籍的开国将军 钱钧中将和许世友上将。

钱钧12岁进少林寺,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最擅长朱砂掌,有“铁掌”的美名,打仗勇猛无比。1933年,钱钧担任手枪队长,在和“红枪会”作战中,用铁掌摔死十几个敌人;抗日战争期间,在滕县八里沟的战斗中,他率一个连冒死冲进敌阵,用大刀和敌人进行白刃战,夺回了宝贵的电台。战争年代,钱钧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团长、八路军129师教导团团长、鲁中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解放后,钱钧中将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正是他的少林寺“同门师兄”许世友上将。

许世友是河南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人,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和钱钧虽然都在少林寺呆过,但两人直到在延安抗大学习成为同窗时才发现两人“师出同门”。

许世友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开国上将,忠勇刚烈,战功赫赫。他8岁上少林寺习武,16岁到直系军队当兵,参加了黄麻起义。红军时期,许世友曾任红4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他曾七次参加敢死队,五次任敢死队长,六七次挂彩,长征中三次过草地。豆腐店之战,许世友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歼敌4000余;漫川关突围,许世友的纯钢偃月刀砍缺了口;万源保卫战,许世友率25师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抗战时期,许世友先后任八路军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3旅旅长、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指挥军民抗日反顽。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先后任9纵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1948年9月率部解放了济南。解放后,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并在1979年指挥了东线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开国上将中,许世友的战功是排在前列的。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之前,许家洼属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乡,许世友也一直称自己是湖北人。所以,许世友将军既是河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湖北人民的骄傲。

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几个是河南的?

不好意思~

没有一个是河南的

但是上将 中将 少将里有很多的程世清将军就是河南籍健在开国将军

河南还有两大开国将军县 新县、商城

河南籍开国元勋

1、许世友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2、郑维山

郑维山(1915—2000),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5月9日1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

简单说一下我军吧。

1955年,在怀仁堂举办了隆重的授勋授衔仪式。

被授予元帅衔10人,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2人。

其中上将和中将在1956年和1958年又各补授了2名。而少将人数在1965军衔制取消时,通过晋升补授达到了1360名。到1965年为止,开国将帅总数为1614名。

在这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人数较多的前十名,我们称之为十大将军省:

1.江西省(327名):3名上将、38名中将和286名少将

2.湖北省(232名):元帅一名(林帅)、大将2名、上将14名、中将31名、少将184名。

3.湖南省(202名):元帅三名(彭德怀、贺龙和罗荣桓)、大将6名、上将19名、中将45名、少将129名。

4.安徽省(130名):上将2名、中将12、少将116名。

5.河南省(109名):上将1名、中将9名、少将99名。

6.四川省(98名):元帅四名(朱德、刘伯承、陈毅和聂荣臻)、大将1名、上将3名、中将3名、少将87名。

7.山东省(89名):中将3名、少将86名。

8.福建省(84名):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72名。

9.河北省(81名):中将2名、少将79名。

10.陕西省(64名):上将3名、中将5名、少将56名。

由此可以看出四川是出元帅较多的省份。

湖南则是出大将、上将、中将较多的省份。

出少将多的省份则是江西省。

红军时期征战,抗日战争浴血,解放战争驰骋,建国时涌现了1614名将军,以下十个省最多。

第十名 陕西省。

将军数量 63人。

上将 李达、张宗逊、阎红彦。

中将 孔从洲、张达志、阎揆要、张达志、崔田民。

少将 贺晋年、张松平、王扶之,共55人。

籍贯分布 安定县、子长县、米脂、长安,36个市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陕北根据地。

第九名 河北省。

将军数量 80人。

上将 无。

中将 孙毅、韩振纪。

少将 王蕴瑞、刘永源、王猛等,共78人。

籍贯分布 定州、大名、蠡县,48个市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爆发过起义,部分老红军。抗战时期,老八路,大多数。

第八名 福建省。

将军数量 83人。

上将 杨成武、叶飞、刘亚楼。

中将 刘忠、 苏静、 张南生、 陈仁麒、 罗元发、 罗舜初、 袁子钦、 郭化若、 傅连暲。

少将 王集成、孙克骥、叶青山等,共71人。

籍贯分布 闽西地区,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闽西暴动和中央苏区“扩红”时,参加革命。

第七名 山东省。

将军数量 90人。

上将 无。

中将 孔庆德、刘兴元、孙继先。

少将 李耀文、仲曦东、刘振华,共87人。

籍贯分布 寿山、荣成、牟平、文登,49个市县。

革命时期 抗战时期,老八路,大多数。

第六名 四川省(含重庆市)。

将军数量 99人。

元帅 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

大将 罗瑞卿。

上将 张爱萍、陈伯钧、傅钟。

中将 毕占云、吴瑞林、贺诚。

少将 任荣、胡炳云、陈其通,共88人。

籍贯分布 川东地区,宣汉、达县、平昌、通江、巴中、苍溪、阆中等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参加起义,川陕根据地。

第五名 河南省。

将军数量 108人。

上将 许世友。

中将 郑维山、钱钧、李雪三。

少将 苏进、曹思明、尤太忠,共98人。

籍贯分布 鄂豫皖边界,新县、商城、光山、固始等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老八路,少数。

第四名 安徽省。

将军数量 128人。

上将 洪学智、李克农。

中将 皮定均、杨国夫、李耀、张贤约、陈先瑞、林维先、聂鹤亭、徐立清、陶勇、梁从学、曾绍山、滕海清,共12人。

少将 肖全夫、宋承志、查玉升等,共114人。

籍贯分布 鄂豫皖边界,新县、商城、光山、固始等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

第三名 湖南省。

将军数量 202人。

元帅 彭德怀、贺龙、罗荣桓。

大将 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上将 萧克、王震、邓华、甘泗淇、朱良才、苏振华、李涛、李志民、杨勇、杨得志、宋任穷、宋时轮、陈明仁、钟期光、唐亮、陶峙岳、傅秋涛、彭绍辉,共18人。

中将 丁秋生、王子峰、方强、方正平、向仲华、汤平、刘志坚等,共45人。

少将 段苏权、钟伟、裴周玉等,共129人。

籍贯分布 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平江、浏阳、酸陵、茶陵等县市。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

第二名 湖北省。

将军数量 235人。

元帅 林 彪。

大将 徐海东、王树声。

上将 韩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纯全、陈再道、王宏坤、刘震、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黄永胜、贺炳炎、谢富治、王建安,共14人。

中将 王必成、王近山、王尚荣、田维扬、成钧、刘飞、刘昌毅、杜义德、杨秀山、李天焕、李成芳、吴先恩、余立金、张才千、张天云、张仁初、陈康、陈庆先、周希汉、周志坚、胡奇才、饶正锡、秦基伟、聂凤智、顿星云、徐深吉、徐斌洲、黄新廷、韩伟、程世才、鲍先志、詹才芳,共33人。

少将 王诚汉、谭友林、唐金龙等,共187人。

籍贯分布 鄂豫皖边界,大悟、红安、麻城、黄陂等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南昌起义。

第一名 江西省。

将军数量 325人。

上将 萧华、陈奇涵、赖传珠。

中将 王宗槐、王恩茂、王道邦、王辉球、邝任农、匡裕民、朱明、朱辉照、刘西元、刘浩天、杜平、李作鹏、旷伏兆、吴克华、吴法宪、吴富善、邱会作、余秋里、张国华、周彪、周赤萍、周贯五、钟汉华、饶守坤、袁升平、黄火星、黄志勇、萧望东、康志强、梁必业、梁兴初、彭林、彭嘉庆、温玉成、曾思玉、谢有法、蔡顺礼、廖容标,38人。

少将 王诚汉、谭友林、唐金龙等,共187人。

籍贯分布 赣西南,莲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兴国、宁都、于都、瑞金等县。

革命时期 红军时期,南昌起义、红一方面军。

河南新县出过多少将军

河南新县出过的将军有

1、许世友

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2、李德生

李德生河南省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3、郑维山

郑维山,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人。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

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石家庄战役、涞水庄疃战役、察南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和挺进大西北的战役、战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4、张池明

张池明又名张家相、张赤民、张家驹,1917年8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傅山村(现河南新县泗店)傅家洼一户贫苦农民家中。

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3月随红二十五军转战洋县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期间为红二十五军军部秘书。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5、吴先恩

吴先恩河南省新县人,1926年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参加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许世友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德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郑维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张池明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吴先恩

河南省有多少开国将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开国将军河南有几个、河南省有多少开国将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