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是什么年华 十三岁女孩是什么年华
13岁被称为什么
13岁被称为是豆蔻年华,人初生的时期称为婴儿,年龄不满周岁称为襁褓,2至3岁的年龄称为孩提。
在古时候,人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都比较形象贴切,那么13岁的人应该怎么称呼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古代所称的“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二三岁),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02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03
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30岁称而立之年 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始室 三十岁。
04
《礼记·内则》 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克壮 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半老徐娘 女子三十岁。40岁称不惑之年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05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十三岁是什么年华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13岁是什么年华
13岁是豆蔻年华。
汉语成语,拼音是dòukòuniánhuá,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女子13岁叫什么
古代女子13岁叫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原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翻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其他年龄
1、十五岁(女)是及笄之年。“笄”,是结发而用笄穿过头发,表示女子已到出嫁的年岁。
2、十六岁(女)是破瓜年华。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3、二十岁(女)是桃李年华。桃李 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形容女子年轻,正值美好的年华。
4、二十四岁(女)是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5、三十岁(女)是半老徐娘。意思是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出自于《南史·后妃传下》。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十三岁是什么年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十三岁女孩是什么年华、十三岁是什么年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