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影评 > 正文

电影影评

尼罗河是世界第几长河位于什么洲 尼罗河是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影评小编2023-02-09电影影评40

“尼罗河”属于哪个国家

属于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大部分在埃及。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287万km2,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以上。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

苏丹的尼穆莱(Nimule)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km,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Victoria Nile)河和艾伯特尼罗(Albert Nile)河。从尼穆莱至喀土穆(Khartoum)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km,称为白尼罗(White Nile)河,其中马拉卡勒(Malakal)以上又称杰贝勒(Bahr El Jebel)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B1uc Nile)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km。尼罗河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开罗以北进入河口三角洲,在三角洲上分成东、西两支注入地中海。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总所周知我们的地球表面绝大部分都是海洋,世界上的河流有很多,第一长河有多长令人好奇。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的相关内容。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1

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而流域面积最大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287万km2,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以上。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m3。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nil)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埃及就在这里创造出辉煌的埃及文化。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苏丹的尼穆莱(Nimule)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km,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Victoria Nile)河和艾伯特尼罗(Albert Nile)河。从尼穆莱至喀土穆(Khartoum)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km,称为白尼罗(White Nile)河,其中马拉卡勒(Malakal)以上又称杰贝勒(Bahr El Jebel)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B1uc Nile)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Nile)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km。尼罗河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开罗以北进入河口三角洲,在三角洲上分成东、西两支注入地中海。

气候、水文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l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季节分配也较均匀 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mm,最少不低于50~60mm,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

由尼穆莱往北,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mm,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mm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mm渐增至200mm,降雨多在冬季。

由于尼罗河流经广大的沼泽和沙漠区,流域内降雨绝大部分耗于蒸发,径流系数仅0.06,径流深度也很小,仅28mm,各河段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量很大。流域年径流量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因此就全流域而言,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索巴特河口以上,由于有众多湖泊以及广大沼泽调节,全年流量比较稳定,但索巴特河以下,包括索巴特河在内的尼罗河干、支流每年则呈现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8~10月水量最丰,占全年水量的70%,2~4月为枯水期,洪峰愈往北愈推迟。尼罗河流域地表径流年际变化很大,有丰水年和枯水年之分。据记载,1978年曾达1510亿m3,而1913年仅420亿m3。就流量而言,1878年9月最大洪水流量达13500m3/s;1922年5月最小枯水流量仅275m3/s。

尼罗河是条多沙河流,泥沙主要来自青尼罗河。埃及阿期旺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34亿t,平均含沙量约1.6kg/m3,最大可达5~6kg/m3。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2

世界第一大河是什么河

世界第一大河是尼罗河,世界第二大河是亚马孙河。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亚马逊河世界第2长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

扩展资料

尼罗河气候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

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1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

世界第一长河是哪条河3

世界第一大湖泊

世界第一大湖泊,名为海实为湖,面积高达386428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29%是陆地,71%是海洋。水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尤为常见,像湖泊、河流、大海等等。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水,即使是沙漠当中,也有可能存在湖泊。在世界上有一个湖泊,它虽然是湖泊,但却以海命名,其面积非常大,甚至比日本国土面积还要大。一个湖泊能够这么大,令人震惊不已。那么你知道它是谁吗?

它就是Caspian Sea,看英文名字大家都很陌生,要说它的中文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翻译成中文,它的名字叫做里海。问题又来了,里海不是海吗?怎么会变成湖泊呢?里海虽然名为海,但它实际上却是一个内陆咸水湖,不与其它海洋相连,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总面积高达386428平方公里,要知道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377962平方公里,里海的面积比日本还要大。

里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其蓄水量为7.7万立方千米,最大深度为1025米,为世界第三深湖,仅次于贝加尔湖和坦噶尼喀湖。不管是面积还是深度,里海都有海的特点。此外,里海的颜色与海洋别无二致,还有海滩。生活在附近的人们,看着浩大无边的里海,很难分得清它是海还是湖,它太大了,就连水都是咸的。只是里海中却没有海豚和鲸鱼,它们难以在里海中生存,不过里海中却有海豹。

其实早在很多很多年前,里海曾经是一片海洋,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只是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古地中海逐渐缩小,里海慢慢脱离出来,后来完完全全形成了一个内陆湖。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地理学家们又将它称为是“海迹湖”。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西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及里海的湖底,都是重要的石油产区。据说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目前已经扩展到离岸十公里的水域。

早在前些年,里海风平浪静,现如今的里海已经不再平静。它地处欧亚交界之处,与5个国家互相接壤,是世界上接壤周边国家最多的湖。接壤的国家越多,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如果里海中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仅仅只是个普通的湖泊,兴许问题还会少一些,但是里海中含有大量的资源,谁不想要资源?于是便有了能源争夺。

开发能源有利有弊,利的是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弊的是导致了污染,大量的废气、废料、废油等沉积在这个内陆湖,等着里海自己净化吗?在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谁来治理,怎么治理。里海与5个国家接壤,牵扯到归属权和使用权的问题,即使想要治理施行起来也很困难。不过这并不影响游客们前去里海游玩,里海的风景还是很漂亮的。

里海的海滩很美、很干净,踩在上面,软软的,很舒服。洁白的沙滩,轻柔的海风,蔚蓝的里海,活跃的海豹……它们一起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里海还有海底环游,到里海中游上一游,看看里海中是什么样子,满足一下好奇心,若是运气好还能够遇上稀奇古怪的鱼类,惊险又刺激,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世界第一长河在什么国家什么洲

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而流域面积最大的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干流自卡盖拉(Kagara)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287万km2,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以上。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m3。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是来源于拉丁语“尼罗”(nil)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国王)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埃及就在这里创造出辉煌的埃及文化。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苏丹的尼穆莱(Nimule)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km,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Victoria Nile)河和艾伯特尼罗(Albert Nile)河。从尼穆莱至喀土穆(Khartoum)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km,称为白尼罗(White Nile)河,其中马拉卡勒(Malakal)以上又称杰贝勒(Bahr El Jebel)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B1uc Nile)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Nile)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km。尼罗河穿过撒哈拉沙漠,在开罗以北进入河口三角洲,在三角洲上分成东、西两支注入地中海。

气候、水文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l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季节分配也较均匀 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mm,最少不低于50~60mm,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

由尼穆莱往北,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mm,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mm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mm渐增至200mm,降雨多在冬季。

由于尼罗河流经广大的沼泽和沙漠区,流域内降雨绝大部分耗于蒸发,径流系数仅0.06,径流深度也很小,仅28mm,各河段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量很大。流域年径流量绝大部分来自干湿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因此就全流域而言,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索巴特河口以上,由于有众多湖泊以及广大沼泽调节,全年流量比较稳定,但索巴特河以下,包括索巴特河在内的尼罗河干、支流每年则呈现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8~10月水量最丰,占全年水量的70%,2~4月为枯水期,洪峰愈往北愈推迟。尼罗河流域地表径流年际变化很大,有丰水年和枯水年之分。据记载,1978年曾达1510亿m3,而1913年仅420亿m3。就流量而言,1878年9月最大洪水流量达13500m3/s;1922年5月最小枯水流量仅275m3/s。

尼罗河是条多沙河流,泥沙主要来自青尼罗河。埃及阿期旺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34亿t,平均含沙量约1.6kg/m3,最大可达5~6kg/m3。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尼罗河的风采吧!

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尼罗河在印第安人语言叫月亮的眼泪。

基本内容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Nile),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探险者们相信尼罗河的发源地应该是位于卢旺达境内的纽恩威热带雨林,有关尼罗河发源地的争论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南苏丹、 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1km,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金)、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k㎡,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所跨纬度从南纬4至北纬31。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高地是尼罗河的主要补给二者在喀土穆汇合)。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k㎡,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也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

穿行在沙漠中的尼罗河

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之后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十月以后,洪水消退,带来了尼罗河丰沛的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土壤上,人们栽培了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上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6700多公里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均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

地貌

尼罗河流域南起东非高原,北抵地中海岸,东倚埃塞俄比亚高原,并沿红海向西北延伸西邻刚果盆地、乍得盆地冰沿马腊山脉、大吉勒夫高原和利比亚沙漠向北延伸。

流域地貌可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点 主要由结晶岩组成的东非高原和由熔岩构成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分别踞于流域的南侧和东南侧;整个苏丹基本上是一个由南往北微缓倾斜的巨大构造盆地,尼罗河纵贯其间;喀土穆以下尼罗河东西两侧则为广阔的沙漠台地。

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境内。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有基岩出露。白、青两尼罗河合流处的周围是吉齐拉平原。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名尼罗河。尼罗河在喀土穆以北流经沉积岩区。河谷是平底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谷地宽仅201米,由此至阿斯旺一段的河谷都很狭窄。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至纳贾哈马迪一带约16公里。河道傍近东岸,河谷平原多在河西。喀士穆至阿斯旺之间有6处瀑布,它们都是由于组成河谷东侧高原的基底结晶岩西延至谷中而造成的。两岸谷壁不对称,东壁高陡,西壁低缓。

河源至维多利亚湖出口的河源段具有明显的山地河流特征,维多利亚湖出口至尼穆莱,河床比降达1 1200,沿途有卡巴雷加瀑布。该河段流经地区除了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裂谷间的高原浅水湖泊,还有沿西支裂谷发育的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和乔治湖等断层湖泊。尼罗河流经广阔的苏丹粘土平原,地势平坦,比降极缓,马拉卡勒以上比降只有1 13900,沿途沼泽密布,河道分汊漫流。从马拉卡勒至喀土穆,河床比降更趋平缓,仅1 100000。

气候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1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毫米,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季节分配也较均匀 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毫米,最少不低于50~60毫米,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由尼穆莱往北,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毫米,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毫米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毫米渐增至200毫米,降雨多在冬季。

历史意义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流经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河段虽只有1350千米(全长6671千米),却是自然条件最好的一段,平均河宽800~1000米,深10~12米,且水流平缓。提到古埃及的文化遗产,人们首先会想到尼罗河畔耸立的金字塔、尼罗河盛产的纸草、行驶在尼罗河上的古船和神秘莫测的木乃伊。它们标志着古埃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同时记载并发扬着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

纸草是种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茎呈三角形,高约五米,近根部直径6~8厘米。使用时先将纸草茎的外皮剥去,用小刀顺生长方向切割成长条,并横竖互放,用木槌击打,使草汁渗出,干燥后,这些长条就永久地粘在一起,最后用浮石擦亮,即可使用,成为当时最先进的书写载体—纸莎草纸,比中国蔡伦的纸还早1000多年,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文献。但由于纸草不适宜折叠,不能做成书本,因此须将许多纸草片粘成长条,并于写字后卷成一卷,就成了卷轴。

埃及出土的一艘约公元前4700年的古船,船长近50米,设备完好,可见当初航海技术与规模。而较轻型的船则用芦苇捆绑而成。别小看这种芦苇船,现代人复制的芦苇船已经证明,这种船可以横渡大西洋。这些无疑为古埃及的社会繁荣与文明走向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尼罗河还使当地人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坐落在东非干旱大地上那气势恢宏的神庙是多么粗犷,与旁边蜿蜒流淌的尼罗河形成强烈对比。古埃及很多艺术品都既具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

相传,女神伊兹斯与丈夫相亲相爱,一日,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泪水落入尼罗河水中,致使河水猛涨,造成泛滥。每年到了6月17日或18日,埃及人都为此举行盛大欢庆活动,称为“落泪夜”。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尼罗河深深的感情。

尼罗河——埃及的摇篮

稳定持久的尼罗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位于亚非大陆交界地区,在于苏美尔人的贸易交往中,深受激励,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文明。

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在这些自然屏障的怀抱中,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

作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每年尼罗河水的泛滥,给河谷披上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据希腊多德记载 “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以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的确,是尼罗河使得下游地区农业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在古代埃及,农业始终是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在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使古埃及的历史比较单纯。从约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31个王朝。其间虽然经历过内部动 乱和短暂的外族入侵,但总的来说政治状况比较稳定。

古埃及的文字最初是一种单纯象形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今见古埃及及文字多刻于金字塔、方尖碑、庙宇墙壁和棺椁等一些神圣的地方。埃及盛产的一种植物—纸草,其茎干部切成薄的长条压平晒干,可以用作书写。这种纸草文书有少数流传至今。

除金字塔之外,埃及的神庙、殿堂等建筑也颇为宏伟壮观。相形之下,埃及的人物雕像显得呆板冷漠,埃及的木乃伊文化令外人难以理解。总之,埃及文化的特点是神王合一,追求永恒,显得比较单一、稳定而保守。相对而言,埃及百姓的生活平庸而满足。与此相映的是,埃及工匠制造奢侈品的技术举世公认。埃及人最早发明了美容品,发展了制造美容品的技术。

世界第一长河流,和世界第二长河流分别是哪里

世界第一长河流——尼罗河;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尼罗河长6,670km,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世界第二长河流——亚马孙河.亚马孙河(又译“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孙河6440km,长度位居世界第二.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吗?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

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条自南向北流淌的大河。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干流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注入地中海。

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约287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1/9以上。

尼罗河的河流特点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

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

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关于尼罗河是世界第几长河位于什么洲和尼罗河是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