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什么没有关羽出名 为什么赵云没有关羽知名度高
同为三国名将,为何赵云比不上关羽?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在三国演义里,赵云和关羽都是蜀汉名将,甚至位列五虎上将。在演义里,诸葛亮和刘备对于一些细致活不让关羽做,比如荆州保驾,都是舍关羽而用赵云。甚至在老百姓心目中,赵云的地位强过关羽,民间一直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说法。不过在当时,赵云的地位很尴尬,不仅蜀汉皇帝刘备对他言不听计不从,而且一直保护自己家眷的任务,很少有让赵云上阵杀敌的经历,而且赵云在刘备生前没有封侯,刘禅时代,才做了永昌亭侯,也仅仅是亭侯,那么赵云在当时为何没有关羽的名声大。蜀汉两代皇帝为何不重用赵云?
其一,关羽是大将,当年匹马斩颜良,被人广为传颂。三国志里也有记载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关羽一战成名,被封作汉寿亭侯,赵云很少有这样的经历,至于赵云长坂坡杀得曹兵七进七出,历史上证明那是小说,不足信。史书有传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其二,在敌营里,关羽张飞是熊虎之将,赵云可以忽略不计。程昱说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郭嘉也说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刘备的老对手周瑜甚至说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其三,关羽有水淹七军的战例,是响当当的帅才,曹操吓得都要迁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可见当时关云长当年何其威风。赵云没有这方面的战功,刘备也不给他机会。
其四,刘备称王,关羽是当时四大将之首。对此关羽仍然不满意,犍为人费诗去关羽驻地授予关羽官印,关羽闻知黄忠地位和自己一样,愤怒地说 “大丈夫绝不能和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 “创立王业的人,所用的人不能都一样。以前萧何、曹参和汉高祖年幼时就关系很好,而陈平、韩信是后来的亡命之人;可排列地位,韩信位居最上,没有听说萧何、曹参对此有过怨恨。如今汉中王因为一时的功劳,尊崇黄忠,而在他心中的轻重,黄忠怎能和您相比呢!况且汉中王与您犹如一体,休戚相前,祸福与共。我认为您不应计较官号的高下,以及爵位和俸禄的多少。我仅是一个使者,奉命之人,您如果不接受任命,我就这样回去。只是我为您这样感到惋惜,恐怕您以后要后悔的。”关羽听了他的话以后,大为感动,醒悟过来,立即接受了任命。可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关羽和刘备的地位基本上对等。而赵云此时还只是杂号将军。
其五,诸葛亮等人对关羽一直在拍马屁,谁也不敢撸虎须。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赵云哪里有此殊荣。
其六,三国之后,关羽的名声更响亮,甚至超过刘备,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民间所供奉的“关公”又被台湾信徒称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在东南亚地区,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甚至美国、英国的华人区域,关公的信仰也都相当盛行,华侨在国外从商者很多,因此对于作为武财神的关公也多加崇祀。道教将关羽奉为“关圣帝君”,即人们常说的“关帝”,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这也都是赵子龙无法比拟的。
对于三国名将的实力,名声排名这种做法,我是不赞同的。因为,这些名将既然有此称呼,就说明他们不是平庸之辈,都是有能力,有实力的大将。至于能力,每个人都会不一样,这很正常,就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战场上杀敌的,张飞关羽赵云是杀敌的还将领,诸葛亮是幕后军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风生水起,多好的一件事!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号称常胜将军的赵云,为何他没有能像关羽那样受后世崇拜?
号称常胜将军的赵云,他并没有像关羽那样受我们后世的人崇拜,原因就在于他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而关羽作为刘备的二弟是一直深受刘备的喜爱,很多的军权都交由关羽掌握,并且练最重要的荆州也交于关羽镇守,而赵云则并没有交付很重大的职务给他,所以其实赵云在三国后期的出场率以及作战能力并不出众,其光芒远远小于关羽,并且关于水淹七军的战绩一拿出来绝对是天下第一,所以赵云的光芒也就被掩盖了。
而且赵云虽然号称是常胜将军,一直没有打过败仗,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战绩,他所取得的战绩都是属于接应刘备。比如他在万马军中,七进七出就出幼主刘禅,这也是接应刘备,他并没有过攻城拔寨的战役,没有取得杀敌这样的大功,所以没有这样的军工是无法给他进爵封侯的。
所以也就导致了其实赵云并没有得到非常大的权利,以至于他在蜀国的权利非常的弱小,手上也没有多少兵马,并且每次作战都是属于后卫部队没有充当前锋。只能充当后卫部队是不能立下骄人的战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赵云的崇拜就远远小于对关羽的崇拜的原因。虽然说赵云没有像关羽一样被后世的人所推崇,但是其实他在民间也是非常的受欢迎的,民间非常欣赏像赵云这样智勇双全的人,在历史上赵云也确实如此,他是一个非常传输稳重的人,所以一直待在刘备的身边,给他当保卫军。
虽然他们同为五虎上将,但关羽的气势确实要比其他四人高上许多,就是因为关羽的武力值在吕布死后堪称三国第一,并且关羽的谋略也不在赵云之下,要不然他也不会创造水淹七军的壮举。所以在关羽的光芒之下,其他四人的光芒就显得不是那么耀眼。赵云就是在关羽的光芒下失去了他本来的颜色,所以才会让我们觉得赵云不受欢迎。
三国中关羽被后人称为“武圣”,而赵云那么厉害却称不上,这是何原因?
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一员名将。他性格刚毅,能忍刮骨之痛;武功卓越,万人之中取大将首级如囊中取物;为人讲求忠信二字,身陷曹营,不为曹操恩威诱惑,日思夜念刘玄德,最后终成其愿。可惜一代名将也有自己的弱点,终被东吴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铸成一曲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歌。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他自幼喜好打斗结交,不甚喜爱学习,长就魁伟的身材,长须飘飘,人称美髯公。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关羽逃亡到涿郡。适逢刘备在家乡招兵买马,关羽和张飞作了刘备的侍卫三人结拜为兄弟,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妻室,被曹操擒获。曹操知关羽是一员虎将,又十分讲求忠信,所以很想使关羽归顺自己。
曹操封关羽为偏将军,严令营中将领不得对关羽及刘备的妻室有所犯.以厚礼招待。关羽是个忠义刚烈之士,当曹操派张辽试探关羽是否愿意降曹时,关羽说 “我非常了解曹公待我很好,但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生死与共。我不能背叛他。我今后是不会留在这里的,但我要立功以报答曹公,然后再走。”张辽把关羽的话转报给曹操后,曹操非常赞赏关羽的忠义。
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在白马展开大战。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去攻打袁绍大将颜良。关羽身为先锋,冲杀在前,望见颜良兵车上的旗帜车盖策马上前,手起刀落,将颜良人头斩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大喜,表奏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探听到刘备尚在袁绍军中,于是即刻回去收拾行李车马,将曹操所赐印物封存起来。留下书信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一路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难万险,最后终于见到了刘备。
关羽曾经被流矢射中,左臂被射穿,后来伤口虽已愈合,但每逢阴天下雨,骨头经常疼。医生说“箭有毒,毒人于骨”建议刮骨疗毒。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开刀。当时他正宴请诸将一道饮酒。虽然臂血淋漓,流满盘器,却毫无惧色,依然割肉饮酒,谈笑自如。性情之刚毅令人肃然起敬。
在我国历史上,关羽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统治者崇拜其忠勇神武,为国捐躯的精神;下层民众崇尚其义气云天,坚贞不二之侠义。有清一代,关羽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又甚于孔子。神化了的关羽同真实生活中的关羽存在一定距离,不过从关羽之被神化,可窥见后人对武德之推崇。
关于赵云为什么没有关羽出名和为什么赵云没有关羽知名度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