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恨秦始皇 项羽为什么恨秦始皇
项羽和秦朝有仇恨吗?
项羽,楚国人,楚国将军项燕之后。秦国到了统一之后,对山东六国统一实行秦国的法令,山东六国不适应,所以经常出现触犯秦律的事情,之后就发生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项羽乘势而起,率江东八千子弟兵对抗秦国,在灭秦战中发挥了主要作用。项羽的文治武功都是值得称颂的事情,特别是武功一项,就足以让后人一直仰望下去,但同样项羽也作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事情,特别是对待秦国的态度上面,有很多恨意在里面,这是为什么呢?
山东六国其实对秦国本来就没什么好感,第一个原因是秦灭掉了当时的诸侯国,国仇家恨都在里面,恨是必然的,所以复仇也是必然的,而项羽做的几件事情在当时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第一件即为火烧秦宫。关于火烧秦宫一直有不太确定的事情,就是项羽当年烧的是阿房宫还是其他宫殿,有说法是阿房宫不是项羽烧的,当时烧的是咸阳宫。第二件事就是项羽坑杀秦军,一次性杀了二十万,直追当时白起的步伐。
项羽这样对待秦国应该也是有原因的。第一,项氏家族是楚国的贵族,而楚国和秦国从张仪诈楚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很深的仇怨,再加上后来鄢郢之战、楚王客死秦国、灭国战等,楚国对秦国是恨之入骨,项羽的祖父项燕也在对秦之战中战死,国仇家恨,项羽恨秦国是必然的。
第二点就是秦法严苛。秦法从商鞅变法后变动得并不多,商鞅变法适应最早期的秦国国情,乱世用重典,治世用仁政。商鞅的秦法禁止了秦国的私斗现象,将国之武力全部用到了对外扩张上,同时也将秦国贵族的存世规则打破,贵族与平民都需要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生存的物资。秦法还制定连坐制度,大大降低犯罪率的同时也将压抑了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在山东各国以及楚国都追求言论自由,生性浪漫,长时间不受约束,一朝更换秦律,平民没法适应,贵族就更不适应。贵族权利被剥夺,不再养尊处优,不再优先占有社会资源,仇恨秦国更加理所当然。
不过项羽当时杀秦军的时候还有一个原因,秦军战阵之上一直都是以勇猛著称,对于山东列国的军队有点看不起,山东各国的军民大都受到过秦军的驱使,一遭兵败后,山东各国的士卒以牙还牙,将以前受到的苦楚都还给了秦军。秦军不堪,想反叛,项羽没办法,才全部杀之。
秦国灭亡以后,项羽为什么宁愿当西楚霸王,也不愿做皇帝呢?
项羽是秦朝末年的豪杰人物,被称为西楚霸王。在秦朝的暴政统治下,百姓怨声载道,自陈胜、吴广开始,各地起义军不断,项羽就是其中最具实力的一方,大有成为新统治者的势头。秦国灭亡以后,项羽为何宁愿做西楚霸王,也不愿当皇帝?

项羽的成名之战就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这一成语也是出自于这一场战争。当年秦国镇压起义军的军队打败了许多义军,一时间没人敢与秦国大军交锋。项羽却毫不畏惧秦军主力,本来起义军的计划是与秦军隔河相望,让秦军不能过河。

而项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过了河,在河对岸扎营,并且将过河用的船都毁掉,将做饭用的锅也都砸了,以此激励士兵们与秦军决战。没想到这样的办法确实起到了效果,项羽手下的士兵英勇杀敌,以5万的兵力打败了秦军数十万大军,一时间项羽威名大震。当时的项羽绝对有实力自己称帝,但是他仅仅选择做了西楚霸王。

项羽起兵并不是为了当皇帝,就是为了反对秦朝的统治。在他心中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打败秦国之后要干些什么,据说项羽只想推翻秦朝后衣锦还乡,因此在他内心不存在当皇帝这一选择。

另外,项羽并不想让天下大一统,他痛恨秦朝的统治,也厌恶秦朝的制度,他焚烧秦国宫殿,杀秦朝王室成员就是很好的体现。项羽曾分封了不少诸侯王,自己为西楚霸王,英布为九江王等等,他更希望像周朝一样,采用分封制,各自有各自的地盘,互不干扰,因此他也不屑于称
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关系很差吗?为何项羽要如此强烈的报复秦国呢?
战国时代,秦楚两国的关系不算差,也不算好,各自为国家利益在结盟与反结盟。春秋时期,晋国西拒大秦,让秦国不能东出;南抗强楚,让楚国无法北上。晋国的强大让秦楚两国结盟,秦楚世代通婚,楚国被吴国攻灭后,秦国出兵协助楚国复国。战国时代,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秦国也落魄了,楚国一度追随其他国家想瓜分秦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再次强大,其锋芒之利,大魏国也要退避三舍。秦国强大了,自然要扩张,而扩张的最好选择自然是邻居,秦国的邻居就是三晋跟楚国。跟三晋相比,楚国地大物博,兵制落后,楚无大却弱,因此秦国喜欢对楚国用兵。秦楚两国争夺的地区包括商于、汉中、巴国、蜀国、黔中等地区,在争夺中秦国大获全胜。
国强必霸,秦国夺了楚国的外围势力后,进一步攻夺楚国的腹地。司马错夺楚国房陵、丹阳地区,白起夺楚国鄢郢地区,沉重打击了楚国。秦相蔡泽评价秦楚之战时说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战国时代楚国对秦国的仇恨较深,毕竟夺地、杀军、囚君之仇难以忘却。
项羽对秦国的仇恨十分深,那不仅仅是因为秦国攻灭了楚国,更因为秦军斩杀了项羽的长辈,可谓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秦灭楚战争中,秦将王翦阵斩项羽的爷爷项燕;秦始皇巡视楚越地区时,又派出军队诛杀了许多准备造反的项氏族人。反秦战争中,秦将章邯阵斩项羽的叔父项梁,而项家军许多精锐皆没于秦军战阵。
项羽在巨鹿之战时,一战击溃大秦长城兵团,将王翦之孙王离斩杀,长城兵团全军覆没。章邯降楚后,项羽又将二十万秦军降卒坑杀,到了咸阳后屠城焚城,还大肆发掘秦陵。项羽对秦国的仇恨深入骨髓,他甚至不喜欢关中地区,将帝王之资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三秦王和刘邦,自己回彭城当霸王。
项羽为什么没杀光秦人?项羽不是恨秦人么?
项羽不恨秦人,他只是恨秦国,恨秦国的制度,恨杀他爷爷、叔父的秦将。代表秦政的秦始皇死了,因此项羽发掘了秦陵,破坏了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还焚烧了咸阳城,另外将子婴在内的秦室皇族尽数诛杀。秦将王翦诛杀了项羽的爷爷项燕,故项羽处死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章邯诛杀了项羽的叔父项梁,故项羽坑杀了章邯的军队。
秦国已灭,故秦人不再存在,项羽杀戮一批秦人,抢掠一批秦人,然后将秦地一分为四,分别封给三秦王和汉王刘邦。秦政推行天下一统,项羽反其道而行,再度恢复分封制,他亲封的诸侯国有18个,其它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则不计其数。项羽打仗喜欢杀戮,他两次伐齐,所过之处人畜不留。因此项羽不仅失去了秦人的民心,同样失去了齐人的民心。
天道循环,项羽最终被秦人(汉王国的秦地民众)分刃分尸。任何时候,杀光一国之人,或者一个民族,都是反人类的战争罪行。杀人只是战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战争的目的是为政治、经济服务,因此是嗜杀成性的项羽也不会杀光秦人,秦人也不是他能杀光的。
项羽在关中地区进行了大破坏,应当是确切可信的。不过把焚毁规模庞大的阿房宫也给算在项羽头上,这一点从考古上并没有找到验证。项羽焚烧咸阳宫殿,大火三月不灭,也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存在。所以,项羽在关中地区的暴行究竟达到了多大的程度,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后来刘邦底定天下,为尊者讳,刘邦在争夺天下过程中用过的一些阴谋因为上不了台面,也有可能把罪过都塞给了项羽。
比如,新安坑降的规模可能没有宣传的那么大。章邯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不是投降,而是一种结盟,不然为何章邯、司马欣、董翳等最后还被封王。章邯被封为雍王后,麾下还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其中甚至有一些姓名可考。有人也说项羽残暴成性,动不动就屠城。可是项羽连杀死叔父项梁的仇人章邯都能够容纳,怎么会容不下秦军呢?项羽新安杀降,是有可能存在的,不过杀的是那些意图复叛的降军,人数也不会有20万之多。
关于项羽为什么恨秦始皇和项羽为什么恨秦始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