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后代是做什么 秦始皇有没有后代
秦始皇后代今何在?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裔去了哪里?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残忍的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记载,秦始皇共有三十三个子女,其中儿子有二十多个。比较遗憾的是,除了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以及华阳公主有名可考外,其余则史籍缺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最终去向的探寻。
秦始皇病死沙丘后,胡亥协同赵高和李斯等人阴谋篡改遗诏,立自己为太子,做了秦二世。胡亥先是让扶苏自杀,后又逼死了公子高和公子将闾。根据史书"十公主戮死于杜"等记载,华阳公主嬴元曼同其他九个妹妹一并被赵高残忍的杀害了,其他没有记载的也一并被胡亥“戳死”。由此可见,胡亥上位后,他的兄弟姐妹在他的导演下,全都死于非命。当然,胡亥的下场大家都知道,在赵高的逼迫下,难以脱身,最终拔剑自杀。
秦始皇孙子子婴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便被项羽杀害了。在此之中,秦王族成员的多数也被杀害。侥幸逃脱的,只能四散逃亡,为了躲避追杀,秦始皇后人易姓改名,以“银”、“寅”为姓散落在各地。
由此可见,在胡亥的大肆杀戮之下,秦始皇的至亲子孙已所剩无几,后又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洗礼”,秦始皇的后裔已散居各地,甚至逃亡海外。
近来,有一种是说法很有市场。话说,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
日本留传至今的正史《日本书纪》记载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弓月君。这弓月君原秦始皇之孙考武王的后裔。秦朝末年,考武王先是逃到朝鲜,繁衍生息,至弓月君已历十多代。后来,弓月君带着百济国120县之众到日本生活。在日本,弓月君受到天皇的热情款待,并被封王赐地。弓月君入乡随俗,后来又改姓为秦,成为部分日本人的祖先。至今弓月君的后代在日本已经分化出秦、秦冠、羽田、波多等44个姓。
这种说法只见于日本的史料典籍,在我国有关的记载并不可寻。日本人素有认我国 历史 名人为祖先的习惯,至于弓月君及其族人是否为秦始皇后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目前流行两种说法。一种绝后,另一种是在日本。
一种说法
秦始皇的后代都被秦二世胡亥和项羽杀光。已经绝后。中国的史书对秦始皇的后代是没有记载了。
二种说法
秦朝未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
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
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
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
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 历史 文献遭到破坏。
这种观点来源于日本的如下一些书籍《三代代实录》《史料集览》中的《长宗我部谱》《武将列传》中《长宗我部元亲》。
秦始皇,赢姓赵氏名政。秦始皇直系后人留下的可能性很小。但赢姓后人并不少,只是他们没有继承赢姓而已。秦惠王的庶弟赢疾赢姓樗里氏,庶弟赢华的后人都是赢姓华氏。武安君白起赢姓白氏……
中国以前是封建 社会 ,而封建 社会 其实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皇帝。中国上下五千年的 历史 是诞生了很多位皇帝,有一些皇帝是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想必大家心目中也都有自己认为的最伟大的皇帝。不过不管大家怎么评选,有一位皇帝肯定是要在列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
秦始皇的伟大自然不用多说,秦始皇是中国 历史 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而秦始皇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这有着绝对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秦朝的诞生相当于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其实皇帝这个名号就来自于秦始皇,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是超过了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各取了一个字。
秦始皇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家,可以说开创了很多制度,并且一些制度是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秦始皇当时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就是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而这也是有力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在位期间也是统一了度量衡。秦始皇之所以伟大还有一点是体现在对外上,当时的秦始皇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并且还修建了长城和灵渠这种伟大的工程。
不过秦始皇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秦始皇晚年是犯了糊涂,渴望长生不老,并且苛政虐民,焚书坑儒,残害了不少的知识分子。秦始皇后来在有一次东巡的时候是驾崩,享年51岁。不过尽管秦始皇后期是做了不少坏事,秦朝也是存在的时间很多,但是秦始皇的功绩是不能被抹杀的。不过秦始皇这么伟大的人物,后代却十分的少。
秦始皇的姓名其实是嬴政,但是姓嬴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历史 上一些伟大的帝王他们的后代都是很多的,比如说唐朝的李姓,明朝的朱姓,但是为什么嬴姓的人那么少呢?有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叫嬴政就是不科学,因为秦始皇是出生在赵国,按理说应该是赵政。其实说到这个问题,还要说道姓氏的由来,古时候是母系 社会 ,所以最开始出现的姓氏基本上都有个女子旁,比如说姬姓和姜姓,而嬴其实也带有一个女,所以嬴这个姓氏在 历史 上的确是存在的。
其实在古时候,名字的第一个字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姓氏,其实就是为了把人按照血缘关系而分开来,而且一般只有女子才直接用姓,而男子都会用氏,因为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较低下,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都看过芈月传,其实当时楚国的国姓就是芈,所以女子都是的名字都是芈开头,比如说芈月。而男子就可以不用芈开头,熊恽。这个熊姓其实就是芈姓的分支。
所以嬴政的嬴姓其实就是赵姓的一个分支。秦始皇死后,基本上后代是被杀的差不多,而且一些人是为了活命而改了姓氏,所以嬴这个姓氏的人是少之又少。
今天有没有秦始皇的后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来看看。
所以,秦始皇的子嗣大多都被胡亥杀害了,而胡亥的后人也没有继承下去。所以我们推测,有秦始皇血脉的可能就是公子高一脉,不过这一说法非常不可靠。
到明朝末年,出现了一个官封的嬴姓。武举嬴启高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安孝良之乱,功成,嘉封骠骑将军,诏命复嬴姓。之后,嬴启高的儿子嬴洲锦衣千户,世袭龙营守备。等到清朝顺治年间,嬴洲告老还乡,回到四川地区。后来,这支嬴氏族人就定居在四川贵州交界的地区。
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赵高、李斯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昭赐死,胡亥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的杀戮他们。据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戳死于杜”,“十二公子戳死于咸阳”。公子高准备逃跑,又害怕家属被杀,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刎”。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兄弟,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 胡亥将“十公主戳死于杜”。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位,残酷的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弟姐妹
秦始皇的后代现在还有么?据说秦始皇的后代现在都在日本是真的吗
在秦朝末年的时候,在暴政的统治下,各个地区都纷纷揭竿起义,群起而攻之。在当时,秦氏的主要成员都被项羽杀了。剩下的只能隐姓埋名,据说,他们迁居到了朝鲜。
也有些史料记载说,这部分人东渡日本。但是按照当时的航海条件来讲,希望很渺茫。甚至到了唐朝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也没有一次性成功,在唐朝他们一共走了十次才到达目的地,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东渡日本成功。而且当时日本诸岛还处于荒蛮之地,路途遥远不说,危险性还高,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葬送与鱼腹之中。日本在当时应该不是一个隐姓埋名的首选之地。朝鲜和匈奴地区倒是十分有可能。
按照传统的 历史 记载,在秦朝末年胡亥和扶苏的一部分子孙迁居都朝鲜后,因为某些原因又迁移到了日本。据说,在一行人到达日本的初期,他们大部分人员当时是为日本的天皇养蚕。估计秦始皇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二世就灭亡了。子孙后代居然还要隐姓埋名迁移到异国他乡,为其他的统治者养蚕支部,所谓的千千万万的传承根本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在日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的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人口就总有18670人,到了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的时候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据说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在到了九世纪的时 ,当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二七王直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
在明治维新前,很多日本的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姓氏也没有大名。那个时候的他们一辈子都只有一个小名而已,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统治者为了方便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要求每一个日本人都必须有名有姓。当时秦始皇的一部分后代要求改姓氏,于是一部分人改姓为羽田、波多等。
秦始皇后代今何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纷争不断的战国时代。如今秦朝灭亡已经2000多年的时间了,那么当今世界上还有秦始皇的后代存在吗?
关于秦始皇的姓氏,历来就有纷争。有的人说他姓赵,有的人说他姓嬴。其实,在赵国的时候,他的名字是赵政。回到秦国之后,才改回了嬴政。
秦始皇去世后,本来他的继承人应该是公子扶苏。由于年代太久远,史书上关于扶苏的记载已经不多。我们只知道,扶苏并没有顺利继承皇位,而是被一道假遗诏给害得自杀了。并且扶苏死前并没有留下子嗣,所以他这一支到此就断了。
继承皇位的实际上是胡亥。而胡亥也并不是秦始皇的第2个儿子,而是第18子。胡亥的皇位来的并非名正言顺,总感觉别人对他的皇位有威胁。
在咸阳,胡亥杀死了自己的12位兄弟,到了高邮,他又接着把自己的6位兄弟和10位姐妹残忍碾死。到这里,秦始皇的20多个孩子被胡亥杀个干干净净。那么胡亥自己又如何呢?公元前207年,残暴不仁的胡亥被逼死了,而此处正是当年指鹿为马的地方,那时候,胡亥才24岁。胡亥也没有留下后人,接替他的是子婴。
至于子婴是谁?我们也无法知道了,不过他后来被项羽逼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所以也不重要了。
但如今是没有秦始皇的直系后代存在的。当然了,秦始皇后宫嫔妃众多,还是有一些和秦始皇有着间接血缘关系的后代流传到如今。是“秦”姓,“嬴”姓,“赵”姓,“银”姓这几个姓氏,可能是秦始皇的后裔。在秦国灭亡之后,秦始皇后代的分支也成为了各个势力追杀他的对象,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隐姓埋名。这和后来明朝灭亡以后,朱姓皇室为了保存后代也只能隐姓埋名。
秦始皇的血脉都去了哪里 按理来说,过了秦汉时代,对秦始皇后代人的迫害已经消失,而嬴姓人也开始正常的繁衍生息,人口也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北京,河北等19个省份。但是奇怪的的是,到目前为止,嬴姓人口也不过一万人而已。究竟是什么原因
image.png
首先,让我们来聊一聊秦始皇死后的继承人秦二世。由于他性格比较懦弱,在他继位后不久,秦朝的军政大权很快就落到了宦官赵高的手中。更让人惊叹的是,赵高竟然逼迫秦二世杀了太子扶苏,并将他满门抄斩,甚至还将秦始皇的其他子嗣统统杀死,无论男女。就这样,已经繁衍并留存了几百年的皇族嬴姓的人口一霎那少了很多。
image.png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 秦灭亡后,六国遗民都非常痛恨秦国当时的残暴统治,所以嬴姓后人在四散逃亡的时候都会选择隐姓埋名。还有就是中国的“姓"和,“氏”在西汉以前是分开的,有些嬴姓后人就放弃了自己的姓,转而以氏为姓,就这样逐渐发展。嬴姓十四氏(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翟)。就是这样,本来不多的嬴姓人就似乎更少了。
image.png
很多人都想提出疑问,秦始皇还有后代存在吗 根据 历史 所说,秦始皇的后人都被胡亥杀光了,难道他真的把嬴氏后人都全部给杀光了吗 万事皆有可能,还有史料说不是这样。秦始皇的后代并没有被全部杀死,任然有活下来的人。这部分人他们逃到了日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改了自己的姓氏。
image.png
专家指出,如果你身边有姓秦,寅,嬴,银这四个姓的人,那他们很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后代。这些人为了逃避灾祸,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为发音相似的姓,通过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
但这也都是大家的猜测,秦始皇的后代到底有没有留在世上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
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下落如何?是生是死?几千年来,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专家翻遍史书,也很难找到线索。
秦始皇的后代现在在干什么?在哪里?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和扶苏的部分子孙迁居到朝鲜,后来他们再由朝鲜迁到日本,此时他们已改姓“秦”。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总共18670人,到日本钦明元年(公元540年)时在京都繁衍到了7053户、35000人左右。现在日本京都附近的太秦就是日本秦氏的初居地。到九世纪时,日本秦氏已分支成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姓氏,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没有学名大名、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京都的秦氏家庙(祠堂)及有关的历史文献遭到破坏(家谱就是一种历史文献)。
下面我列举一部分日本秦氏后人所拥有的姓
秦内、太秦公(秦始皇三世孙 孝武王的后代,日本天皇先后赐封秦始皇的后代中的几个人为孝武王、男功满王、男融通王……)、秦公(姓这个姓的人是秦始皇帝孙“孝德王”的后代)、秦长连、秦野、秦井、秦多、秦当、秦佐、秦冠、秦前、秦党、秦原、秦小宅、已智、三林、长冈、……
秦氏后人中在日本比较著名的有
1、秦野章(姓“秦野”) 80年代初中曾根任首相时他任法务大臣;
2、秦真次 昭和时期(就是裕仁当天皇时)曾当过陆军中将,福冈县人。
3、秦朝元 恒武天皇时的重臣 藤原种继的岳父,权倾朝野
秦始皇有后代吗?
秦始皇是断子绝孙了。秦始皇原有33个子女,长子扶苏自杀,随后胡亥杀死自己兄弟姐妹,他最后被赵高所杀,没有留下任何血脉。
作为一国之君,嬴政自然后宫成群,而且他的生育能力不错,总共有三十三个子女。嬴政的嫔妃,总共为他诞下了二十三个儿子,十个女儿。不过,在嬴政驾崩后,除了胡亥之外他的其他子女就像是消失了一样,鲜有史料记载他们的下落。
我们知道,在史料中,嬴政的后人仅有胡亥、复苏、高、将闾这四个人有列传,关于他们的记载比较多,嬴政的其他子女在史书中均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甚至连名字都未出现。
嬴政驾崩后,胡亥与赵高、李斯等人沆瀣一气,三人编造了惊天骗局,篡改了先皇的遗嘱,使胡亥继承大统成为秦二世。
胡亥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相当令人发指,那就是除掉除自己之外的所有嬴氏子孙,胡亥的三十二个兄弟姐妹,全都死在他的手上。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后人到哪里去了?
秦始皇虽然有三十三名子女,但是子女基本上被赵高杀得差不多了,而孙子辈的只有秦王子婴及其家族,但是项羽在进入关中后,将子婴也杀死,很多秦始皇后代再次遭到屠杀,最后所剩无几也被迫改姓,转入民间。由于六国遗民痛恨秦国,所以,这些所剩无几赢氏后人只能四散逃亡。为了躲避追杀,秦始皇后裔多以国(秦)为姓,或以“银”、“寅”为姓。
秦代之后,嬴姓后裔中正史可考者二人 西汉嬴公及东汉嬴咨。等到明朝末年,武举嬴启高与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安孝良之乱,功成,嘉封骠骑将军,诏命复嬴姓。之后,嬴启高的儿子嬴洲锦衣千户,世袭龙营守备。等到清朝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嬴洲告老还乡,回到四川地区。后来,这支嬴氏族人就定居在四川贵州交界的地区。
此外,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的后人流落到了朝鲜半岛,后来又东渡日本,其中的一部分人改姓“秦”,并在日本衍变出了四十多个姓氏。到日本的初期他们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纳工作并且为天皇养蚕织绢,天皇赐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雄略天皇执政时期(公元456-479年),姓秦的秦始皇的后代在当时日本京城的人口中占了92部,到现在,日本秦氏已分化出总共44个姓。明治维新时日本要求所有的日本人都必须有姓(此前很多的日本百姓没有姓、只有小名)并且强迫部分秦始皇的后代改姓羽田、波多等姓。
1994年4月当选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公开承认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后裔。这使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许多人十分震惊。他说他的祖先姓秦,在200年前才改为“羽田”,在日语中,秦字与羽田发音相同。
这位首相很有意思,喜欢穿中山服,跑到中国来祭祖,不过,他在日本首相位子上只做了2个月就下台了!
近年来,秦陵考古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1976午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附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其中7座墓中各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零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及丝绸残片二百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
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姓墓中。如果惟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随着挖掘深人,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解开。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逃到日本的可能就太渺茫了。
总的来说,2000多年前,嬴姓十分显赫,是当时的秦国国姓。而如今,这个姓氏十分罕见,全国不过数万人。这可能是历代帝王如今遗留下的血脉最单薄,也是最扑朔迷离的一支了。
秦始皇有后人吗
秦始皇有后人。一共有儿子23人,但是留下姓名的只有四个。分别是扶苏(长子)、公子高、公子将闾、胡亥(秦始皇幼子,第十八子,即秦二世)。
有10个女儿,均无名字。还有一个孙子秦王子婴,扶苏嫡长子、秦始皇的嫡长孙。但史学界关于子婴身世尚有争议。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扩展资料
一、家族成员
祖先
1、第35世祖 恶来,商纣王的大臣
2、高祖父 秦惠文王
3、高祖母 宣太后
4、曾祖父 秦昭襄王
5、祖父 秦孝文王
6、亲祖母 夏姬
父母
1、父亲 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
2、母亲 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
二、秦始皇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公元前259年1月27日)出生,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秦王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当初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后见秦王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就献给太后,供其淫乐。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始皇
关于秦始皇有后代是做什么和秦始皇有没有后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