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号成本多少钱
“天舟一号”释放的那颗10厘米“立方星”,是什么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立方星是何方神圣。
国际上将重量小于1吨的卫星,称为小卫星。在近十多年前,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相对单一但研发成本极低的微小卫星开始高速发展。
所以,实际上立方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1U立方星的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0厘米,也就是一个单位的立方星是一个标准的立方体,体型跟魔方差不多,只是比魔方稍大一些。立方星还能够“摞起来”进行组合,可拓展为“2U”“3U”甚至“12U”(20厘米×20厘米×30厘米)。
立方星虽小,但本领大
立方星在跟面包车大小的大卫星哥哥相比显得“个头”偏小,但是它里面却是五脏俱全——不到10厘米的计算机主板可以管理卫星姿态、热控和应用载荷等所有星载系统;集成电路只有几十克重;动量轮仅拇指大小;用来星地间通讯的天线,只有1元硬币大;联通各设备的导线不足1毫米粗。
与传统卫星相比,立方星还有不少优势。立方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有统一的设计制造标准,有利于卫星在国际上的流通与合作使用。
立方星的发射与制作成本一般为数百万元人民币,这与动辄数亿乃至数十亿元的大卫星相比,成本低得多。
同时,立方星具有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的特点,通过网络组建技术形成星座,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天、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也可应用于空间成像、通信、大气研究、生物学研究,以及新技术试验平台等方面。
天舟飞船首次公开“揽件”!“船票”申请攻略在这里!
近日,天舟飞船首次开售船票
网友纷纷喊话,期待太空 旅游
“有票吗?求载!”
“带我的头发丝也成,代表我去过”
叮叮叮~
小新敲重点
天舟飞船首次开售船票
中国首次开放货运飞船搭载资源
只载货不载人哦
“天舟船票”怎么抢?
一波攻略走起
“天舟船票”详细说明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关于征集通过天舟系列货运飞船搭载科学技术试(实)验和应用项目的机会公告》,面向 社会 公开征集搭载项目。
此次公开征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历史 上首次面向 社会 开放货运飞船搭载资源。
“搭乘”对象
此次征集活动主要面向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企业、行业组织等单位,征集基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平台搭载科学技术试(实)验和应用项目。
“货运”范围
(一)搭载项目应面向科学和技术前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二)搭载项目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或者具有产业发展应用价值。
(三)搭载项目在空间开展实验的必要性论证要充分,并具备工程可实现性。
“运货”频次
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建成后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将以平均每年2艘的频度实施发射 。
该系列货运飞船为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由货物舱(一般为全密封状态)和资源舱组成,运行轨道不高于450公里,物资上行能力约6.5吨,在轨飞行时间约1年。因其具有运输能力强、飞行时间长、发射频度高等突出优势,既是中国空间站专属货物和补给运输平台,也可以拓展成为面向 社会 开放共享的空间科学技术和应用项目试(实)验平台。
“抢票”攻略来了!
“抢票”手续
有意向的单位组织编写《天舟货运飞船搭载实验项目申报表》,并提交单位盖章版纸质文件及电子版各一份,注明详细通讯地址及电话。
纸质版信函收件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61号院,邮编100071,联系人 任海根,电话 010-66301862。电子邮箱 tzxmzj@cmse.gov.cn。
“抢票”期限
本轮次征集截止日期 2022年1月15日
“船票”费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测试、评审、安装等费用由搭载方自理。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为何船票如此抢手?
TA又为何成为宇宙最强快递?
话不多说,往下看
宇宙最强快递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
天舟货运飞船,全长9米以上、最大直径约3.35米、质量约13吨。天舟货运飞船将作为我国空间站的五个模块之一,与核心舱(天和)、实验舱1(计划2022年发射问天实验舱)、实验舱2(计划2022年发射梦天实验舱)、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一起,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一是 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
二是 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
三是 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此外, 天舟货运飞船亦可充当空间站的“垃圾桶”,航天员取出货运飞船升空携带的物品后,可将站内的废弃物品搬运到货运飞船上,关闭气闸后,货运飞船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时废弃物连同货运飞船在大气层中烧毁。
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
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
天地运输,稳定可靠
接下来随小新一起回顾
天舟一号、天舟二号、天舟三号
宇宙最强“快递小哥三兄弟”的
使命任务和技术亮点——
天舟一号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是面向空间站建造和运营任务全新研制的货运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 全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 ,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整船最大装载状态下重达13.5吨,最大上行货物运载量达6.5吨 ,是我国飞船中名副其实的"大块头"。
考验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载货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 天舟一号的载货比高达0.48,比日本、欧洲的现役货运飞船都要高,运载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天舟一号具备 独立飞行3个月 的能力,具有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 、 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 、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等功能。
天舟一号飞行日志
发射入轨
2017年4月20日 19时41分,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201工位发射升空。约603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与天宫二号太空成功“牵手”
2017年4月22日 12时28分许,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到达指定地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进行了自动交会对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 。
推进剂在轨补加(空中加油)
2017年4月27日 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立飞行
2017年6月21日 09时47分,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的撤离,开始进入独立运行阶段。
受控坠毁,“主动牺牲”
2017年9月22日 18时左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天舟一号会落入南太平洋指定区域,既避免离轨时的不可控因素,又为洁净安全太空环境作贡献。
天舟二号 全球现役运力最大、载货比最大的货运飞船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首飞货运飞船。 与天舟一号相比,天舟二号在构型上与其基本一致,采用了全密封货物舱和推进舱组合而成的两舱构型, 总长10.6米,最大直径3.35米 。但相比于天舟一号,天舟二号起飞重量、载荷运力都有增加。 最大起飞重量13.5吨,物资上行能力达6.9吨,成为全球现役运力最大的货运飞船 。并且以最小结构重量达到最大装货能力, 载货比达0.51,也是全球货运飞船之冠 。
在任务的具体执行上,天舟二号则有其鲜明的特点。
2021年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装得多 “大块头”携带160多件包裹,重量6.8吨
为了让货运飞船发挥更强大的送货功能,天舟二号采用了两舱结构的设计。其中,货物舱设计成全密封舱,里面主要放的是生活物资、实验仪器等。其中,还包括两件下一步航天员要使用的舱外航天服,每件重100多公斤。 这些物资和仪器分装成160多个包裹,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放置进蜂窝板形成的一个个货格之中 。
送得快 地面“发货”到“快递小哥”敲门约8小时
天舟二号的快速交互对接系统已经提前安排好入轨后的动作时序,节省了指令在天地间传达的时间,也免去地面临时注入程序的流程, 从地面“发货”到“快递小哥”来敲门的时间大约8个小时,堪比“同城快递”,实现了空间站任务物资运输快速补给。
不仅能加油,还能给空间站充电
天舟二号还设计了多个与密封舱隔离的“油箱”,具备“危险品运输资质”。除了运输生活物资、实验设施外, 天舟二号还携带了3吨推进剂,交会对接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为空间站的“加油站”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有自己独立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靠泊空间站期间,天舟二号和空间站之间可以互相输送补充电能资源——靠泊期间的天舟二号处于休眠状态,自身能源需求小,富余出来的电能就可以输送到空间站,为航天员活动提供保障,同时支撑一些电能消耗较大的科学实验。
是“储藏室”,也是太空“垃圾桶”
天舟二号还是一个“储藏室”。完成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会进出天舟二号取用生活和工作物资。 为了让航天员在天上也可以方便快捷地取用、查找自己想找的物资,“储藏室”里的每件货物上都粘贴了一个具备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的标签,使用专用设备能进行智能定位。
天舟二号有存放垃圾的职能,是一个太空“垃圾桶”。 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产生的生活垃圾、人体排泄物,都会集中到天舟二号舱内存放。完成使命后,天舟二号将带走这些废弃物,在坠入大气层的过程中一同烧毁。
天舟三号 中国第二件太空“包裹”,精彩不同以往
2021年9月20日15时10分,中秋节的前一天,搭载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按照工程总体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会发射天舟二号至天舟五号4艘货运飞船,货物舱均为全密封状态。天舟二号已于2021年5月29日成功发射, 天舟三号是本阶段第二艘执行应用性运输任务的货运飞船,也是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送出的第二件太空“包裹”。两艘中国货运飞船同时在天运行,这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是第一次。
天舟三号的成功“签收”主要是补充天和核心舱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等。
空间站建造阶段,天舟家庭不止“老二”和“老三”这两兄弟,而是“四胞胎”。为了满足空间站建造阶段密集发射的需要,天舟货运飞船实行了组批生产,同时生产了二、三、四、五号。这4艘货运飞船的外形、功能相似或相近,比如,总长都是10.6米,寿命一样,最大起飞重量一样……
天舟三号与天舟二号相比,它的“内在气质”又有很多不同。
载货重量减少,种类充沛
从装载的货物来看,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物资重量约6.8吨, 天舟三号减少至约5.6吨 。天舟二号按照保证航天员在轨飞行3个月的需求进行配置。 天舟三号装载的货物则更加充沛,可以保证3人在轨驻留6个月的饮食 。
为了多给即将升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带些东西, 天舟三号取消了4个推进剂储箱,相应减少了推进剂的储量 ,携带的推进剂主要用于满足“兄弟俩”与核心舱组合体运行期间的需求,扩容了货舱空间。
包裹识别更加人性化
天舟二号的包裹全部统一为米白色,虽然外包装上有标识和“扫一扫”就能知道里面装什么的二维码,但是毕竟颜色单调,航天员取拿物资还是有点“费眼睛”。
天舟三号的包裹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食品、衣物、工具…… 各种不同的物资采用了不同颜色的包裹,配上标识和二维码,一目了然 。其中, 浅蓝色 代表 航天员物资 , 深蓝色 代表 空间站物资 , 绿色 代表 食品 等。
飞行控制系统,增加北斗导航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除了与天舟二号一样采取同时在地面进行控制或者自主控制外, 天舟三号还增加了北斗导航系统,提升了飞行控制的精度和安全系数 。
天舟一号载货比达0.48,为什么说这很厉害
个人觉得返回的成本更大,因为要返回,那么材料就得是耐极高温的,否则回来的路上会烧得只剩下一团火球,而且有可能还会变成陨石一样,带来灾难。还有,要返回肯定还要加其他的装置,设备自重会加大,不合算。
天舟一号是什么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功能。
天舟一号任务则作为我国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 天舟一号为全密封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任务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天二)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17年4月20日19:41从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新一代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新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低地轨道运载能力约为6.5吨左右。于4月22日中午12时16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
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为空间实验室补加推进剂。2017年4月23日早上7时许,开始进行补加试验,将持续五天。
4月27日19时07分,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天宫空间站时代”。
扩展资料
一、构造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构造基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大直径的货物舱和小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侧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三板。
天舟一号旨在补给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天舟一号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货运飞船发射后会与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为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自动补加推进剂以及空气。
二、研制背景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 ,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任务实施阶段。为了对未来空间站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 需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
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M型无人货运飞船的2.6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运载能力
1、运力指标对比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近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6.5吨左右,其中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天舟一号运载能力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M型(2.5吨)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H-II运载飞船(6.0吨),低于欧洲空间局的自动运载飞船(7.6吨)。
下行运载能力约为6.0吨左右。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达48%,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
2、实际搭载货物
天舟一号携带6吨左右的货物和推进剂,大大小小有100多个货包。运送的货物既包括航天员在轨生活所需的食品、饮水、空气、航天服结构件、服装、医疗用品等消耗类物资,又包括各类纷繁复杂的科研设施设备、空间站维修备品备份等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请问一下首艘货运飞船叫什么
天舟一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货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更多关于首艘货运飞船叫什么,进入 查看更多内容
为什么要造天舟一号?
顾名思义,天舟一号是纯用来货运的飞船。这就意味着它相比客运的(姑且这么称呼吧)神舟飞船,不必考虑复杂的生命保障系统、再入大气时的保护系统,也不必携带复杂的通讯设备和飞船控制系统,成本大大降低,而运输的有效重量大大提高。这就好比是中国目前铁路发展两大方向,一个是昂贵但是快速的高铁系统,一个是便宜但是重载的普通铁路。最繁忙的客运高铁京沪线1300公里,一天客运30万人;而最繁忙的货运铁路大秦线650公里,一天至少运货120万吨!京沪线出了事儿最多北京飞上海飞机票不打折了,而大秦线断上几天,中国煤价就要上天了。同理,对于常年驻扎6-7人的国际空间站而言,每年都有8次左右货运飞船对接,但客运最多只有4次(客运的同时其实也带进去了不少货物)。客运少个一两次没啥,大不了上面人多待一段时间,但货运不来连空间站也要出现人吃人的人间惨剧了。每个货运飞船上去,都是拉一大堆补给,再把空间站垃圾都装回来,回来之前玩命把国际空间站轨道再推高一点,然后使命完成在大气层中焚毁。国际上货运飞船型号特别多,俄罗斯的进步号(Progress)历史辉煌,在2010年前几乎垄断国际空间站所有货运,后来有了日本的鹳号(Kounotori)、欧洲的ATV(退役)。私人航天这几年发展特别火爆,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Cygnus)、Space-X的龙飞船(Dragon)快垄断了。这还不算上美国以前航天飞机,这玩意货运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天舟一号成本多少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天舟一号成本多少钱一个月、天舟一号成本多少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