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频道 > 正文

电影频道

(瞒天过海)电影百度云资源「HD1080p高清中字」

影评小编2024-01-01电影频道32
(瞒天过海)电影百度云资源「HD1080p高清中字」

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瞒天过海》视频故事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瞒天过海》视频故事以及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有关瞒天过海典故的主要内容

1、相传,唐太宗曾率军远征辽东。当大军到达海边时,太宗举目远眺,见沧海茫茫、一望无边,大军很难渡过去,不由得心急如焚。

2、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太宗来到海边一座五彩的营帐中歇息,并请文武百官一起陪同太宗饮酒作乐。一时间,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不知不觉陷入了酣睡。他睡得正香,忽然听到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为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后人便将这个故事称为“瞒天过海”

二、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

1、李世民出兵辽东的时候,遇到大海不知道怎样才能渡过去,薛仁贵瞒着李世民,将一万余艘大船捆绑在一起,打扮成一个村落的样子,骗李世民登上船,然后渡海而去。李世民是天子,所以后人将这事称作瞒天过海。

2、清代无名氏编写的《三十六计》,则将“瞒天过海”作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它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它利用人们司空见惯的错觉、常见不疑的心理,进行伪装,把真正的企图隐藏在有意暴露的事物中,以起到到出其不意地出奇制胜的目的。

三、瞒天过海的故事

1、答:瞒天过海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不让别人知道。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2、相传唐太宗率军远征高丽,来到海边,看到波涛汹涌,无边无际,感到十分担忧。他询问宰相房玄龄,如何才能平安渡海。房玄龄回答说:“我们可以弄一些假象,让敌人以为我们已经乘船离开了,这样他们就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于是,唐太宗命令士兵们在海边扎营,白天假装整修船只,晚上则点亮灯笼,好像在准备出海。高丽军队看到这一幕,果然以为唐军即将出海,于是放松了警惕。唐军趁机发动进攻,一举打败了高丽军队。

3、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瞒天过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用欺骗的手段暗中行动,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瞒天过海三十六计成语故事

1、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2、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攻灭陈朝。

3、可是,隔着一条滔滔长江,如何进攻才能万无一失?老臣高颎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4、隋文帝依着高颎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军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

5、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帅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健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

6、江南陈朝将领见这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

7、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8、可是不久,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军人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军间谍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进退两难。

9、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发起总攻。浩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陈军哪里还有还击之力?连陈后主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10、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颎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军,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嘛!”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瞒天过海》视频故事和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