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全国人吃的都是杂交水稻吗 全国人吃的都是杂交水稻吗视频

影评小编2023-04-08生活资讯37

我们现在吃的饭都是杂交水稻吗

现在我们吃的基本上都是杂交水稻,各地品种不完全一样,都是从杂交水稻延伸过去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改变了中国粮食不能自给的现状,使中国人民可以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平时吃的是杂交水稻吗 平时吃的大米是杂交水稻吗

我们平时吃的是杂交水稻吗

有可能是杂交水稻,也有可能是普通水稻。因为我国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都有种植,其中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比普通水稻的种植面积大些。截止2019年,我国现今对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

杂交水稻是战略稻,它是决定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现在我们都知道,全国很多种子都牢牢地把握在国外的一些公司手里。每年我们都要花非常昂贵的代价,去获取这些种子,而且这些种子会有一定的基因限制,不能够隔代繁殖。容易被人掐脖子,而袁老的杂交水稻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把杂交水稻的核心技术,牢牢的把握在中国人手里,即使遇到战争、自然灾难,中国人也能够把口粮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中。

杂交水稻是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品种,在1976年-1988年国家大范围推广种植袁老高产量的杂交稻,拯救了那个困难时期的全中国人,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现在已经减少种植面积了。

随着优质高产常规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杂交稻面积逐年减少。2016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4.45亿亩,杂交稻为2亿亩,常规稻为2.45亿亩,常规稻面积超过了杂交稻。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和杂交水稻相对应的是常规水稻。

常规稻即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水稻品种。常规稻不像杂交稻必须杂交第一代种子才能留种,而是通过选育、提纯、能保持本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变,自交可以留种。

水稻的起源

有关稻的起源,依然成为科学界长期的争辩议题。科学家对首批稻的出现时间、地点至始争论不休。

稻的栽培起源于约公元前8200年南中国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带,另有考古发现在约公元前8200年前的中国湖南也有种早期稻米。在1993年,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8200年。

水稻在中国与东南亚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在亚洲季风气候区是自古以来的主食,中世纪时引入欧洲南部。现时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2013年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二位,仅低于玉米。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

由于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世界上的稻属植物可能超过14万种,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是很难估算的。

作为粮食的主要有非洲米(即光稃稻)和亚洲米种,不过较简明的分类是依稻谷的淀粉成分来区分。稻米的淀粉分为直链及支链两种。支链淀粉越多,煮熟后会黏性越高。

中国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每个亚种又分为“早、中稻”和晚稻两个“群”,每个群又分为水稻和陆稻两个“型”,每个型再分为粘稻和糯稻两个“变种”以及一般栽培品种。糯稻是粘稻淀粉粒性质发生变化形成变异型。籼型糯稻叫小糯或长粒糯,粳型糯稻称大糯或团粒糯。

平时吃的是杂交水稻吗

平时吃的可能是杂交水稻。

我国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都有种植,其中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比普通水稻的种植面积大些。截止2019年,我国现今对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所以我们平时吃的可能是杂交水稻,也可能是普通水稻。

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

1、选地催芽

在种植之前应该选择一个背风、光照充足、有机物质丰富且少草的排灌正常、水源充足的地块。然后在田间施入充足的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适量的钙钾肥。将土壤敲碎平整,根据种植面积控制好规格整地做畦。

然后将种子暴晒两天左右,再用水清洗一遍,选出干瘪空秕种子。再将种子用多菌灵浸泡一天,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入桶中进行催芽。当有一半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管理

在播种之前,要按照大田规格准备好育苗床,将育苗床整好后再喷一次水,将土壤灌透。然后再将种子全面均匀的撒在苗床上,将其轻轻压入土中后盖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主。播种后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时不宜使用化学除草的方法,要根据苗床含水量适当浇水。

3、适时移栽

在移栽前首先要做好定植大田的准备工作,注意大田内的水分,堵好排水口,防止水分流失。再在大田内施入碳铵、过磷酸钙等肥料为秧苗提供足够的营养。然后当育苗床幼苗生长至一个半月左右的时候适时移栽。

移栽定植时要注意控制好密度,一般在农村都有专门的密度规划工具,可灵活使用。每丛秧苗插入3株左右,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增加产量,防止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4、田间管理

在水稻秧苗进入返青期的时候要及时浇一次返青水,不过水分不宜过多,小水促进分蘖。要注意控制分蘖数量,防止无效分蘖过多,消耗过多营养,影响水稻的生长。控制幼苗的生长,出现翻白根时才达到控苗目的。

然后在移栽定植一周左右后要及时追施一次尿素,并且在返青结合浇水一起追肥一次。最后要合理使用除草剂,每亩均匀撒施达到除草效果,最好是与追肥工作一起进行。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有多少人在食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用口感差的籼米杂交形成的,口感更差,现在很少人去食用,一般多用于动物饲料。以前老一辈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就能活下去,杂交水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1976年国家大范围推广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1988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的水稻,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选择口感更好的水稻进行食用。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经缩小到不超过8.542%,已经退出了主要稻米品种,所以书上和媒体说到袁老的品种一般我们是吃不到也买不到的。

由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追求更高产,生长周期更短,土壤适应性更强的水稻品种,所以口感这一指标就被舍弃了。一年产三季甚至四季,从过去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一下子提高到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大关,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产量被提升到极致。当遇到连年的极端恶劣气候使得粮食减产甚至战争,杂交水稻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能够快速产出,填饱人民的肚子,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

杂交稻的的贡献不仅在中国,对全世界都有很大帮助。中国现在虽然不缺粮食,但在非洲的一些国家,粮食问题依然严峻。这些年来,袁隆平院士一只在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推向欠发达国家,帮助那些国家走出基本粮食困境,先后培养了上万名专业人才到这些国家落地生根,为世界消除饥饿都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