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的资料 东北虎的资料简介介绍
关于东北虎的资料
西伯利亚虎(学名 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 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
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会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东北虎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捕食方式为偷袭。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成年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重平均为250千克,头体长约为2.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千克,体长约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长1.3米左右。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和“万兽之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其毛色艳丽,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伯利亚虎
东北虎的简介
东北虎
别名 西伯利亚虎、满洲虎、
阿穆尔虎
科: 猫科
学名: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英文名: Siberican Tiger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平均体长为1.8―2.8米,尾长0.9米,体重227―272千克,最大的记录体重超过300千克。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 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捕食大中型哺乳动物, 偶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野生的东北虎幼仔要和母亲一起生活2―3年,学会捕猎本领, 然后才独立生活。繁殖期冬季,孕期98―110天,每产2―4仔,3―4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野生东北虎现存数量只有400多只,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在我国的数量不足20只,朝鲜半岛已经再没有东北虎的踪迹。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东北虎的资料!!!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大型捕食性猛兽,身长体重,强悍凶猛,与其它虎种相较,个体最大,体色最美,堪称百兽之王。
东北虎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学、绘画等方面的艺术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虎的描写。如果这种动物灭绝了,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讲是一个缺损。另外东北虎是现存虎类中个体最大、体色最美的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扩展资料
随着清朝覆灭, 禁区开放, 各地移民大量迁入东北地区, 东北虎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由于人口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大量捕杀抄,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其分布范围也迅速向北退缩。
20世纪30年代,东北虎尚有500只以上,且大部分分布于中国境内。
50年代以后,中国捕虎运动及林区人口数量激增,东北虎被迫迁移到干扰较少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南边界已退到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和集安、浑江一带。
1953-195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野外调查表明, 东北虎在中国的数量已不足200只。
1974-1976年调查时,辉发河流域和鸭绿江上游集安县境内已没有虎分布,抚松县境内也仅存6只东北虎,至此东北虎分布区的西部界线已退缩到抚松以东。
1981-1984年时,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立的分布区域。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上世纪80年代末期,长白山区的虎已经基本绝迹,只有少数个体残存于吉林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