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快乐,漫步乡间》——四川彭州葛仙山景区熙玉村花间集市(手机拍摄)
从成都市区出发,到彭州葛仙山景区熙玉村大约有五十多公里行程,应朋友邀约我们欣然前往,沿着打开高德导航指引路线驾车形式。
朋友刘校长在彭州城区的一所中学校当校长,退休后几番考察,相约身边好朋友一起选择在这里购置一处住所,常年居住这里,与青山绿水为伴,与自然美景相拥,这是非常惬意生活方式,让人好生羡慕。
刘校长退休的前一天,他依依不舍的那学校每个地方都走一遍,毕竟这里是他工作几十年的地方,刚退休他还是有些调整不过来,每天喝茶散步,找朋友打麻将,慢慢打发休闲时光。
有一天与朋友相约一起到从彭州骑自行车,到葛仙山熙玉村游玩,这里美丽迷人自然风光吸引他,于是他决心把自己退休生活放在这里与青山绿水为伴。
每天都在花繁叶茂姹紫嫣红林荫道上,轻吻馥郁芳香,领略花瓣纷飞美景,分享温馨时光,徜徉在长满李桃的果树婆娑,感受果实丰硕喜悦与满足。
这个时节果树长满了果实,沉甸甸果实,把枝头压弯。他详细计算着这颗果树收获,一个粗壮树枝头接了二十几 个果实,长成厚梨子三四两重,一个树枝头大约五六斤梨子,如果按市场价格五元一斤,能有二十几元,一颗果树几十个枝头,能收入近千元。
从熙玉村刘校长家出来,沿着村头彭州前江新健步行走绿道前行,绿道环绕着果园,大约五六公里路程,快走大约一个多小时。
绿道边有许多供游人休闲的凉亭,一个葛仙山景区的标志,引入眼帘,这个艺术造型形象生动描述这里地理特征。
彭州湔江绿道是葛仙山景区的一道风景,成都市区居民周末,有很多人来到葛仙山景区的农家乐玩耍,喜欢健身的朋友相约一起,在绿色生态园区的果园中健步行走。
在彭州葛仙山景区前江绿道两旁木板墙上,挂满成都市区和彭州企业单位,电视台等媒体举办的各种团队活动的图片。
这是山坡上的观景台,可以这里观看满山遍野果树林木,和远处熙玉村景色,能够感受梨花开,映在花海中的村庄美丽景致。
沿着观景台的木制栈桥继续往前走,一处草木结构梨花亭映入眼帘,人们走到这里可以暂时休息,观赏这里美丽景色。
走在木制栈道上,观望漫山遍野果树,遥想春天梨花飞扬旖旎风光。
刘校长指着树上挂面梨子果树,这梨子再有一个月就成熟上市了,欢迎你到时候来这里品尝。
观赏这里果园,枝头剪接整齐,田间地头较为干净。看得出果农辛勤付出。
仔细观察,这里果园,种植梨子品种繁多,形状各异,这也是满足市场百姓需要。
钱医生与周围邻里老乡关系非常好,一路上很多乡亲,送上自己果园的瓜果梨桃。
柚子已经长大了,钱医生说九月份就能收获。
这是核桃已经长的很大了。
大山里到处都是瓜果梨桃和叫不出名字水果。
蜿蜒崎岖山道,周边都是果农种植的梨子和桃子,钱医生说每到春季,这里满山桃花梨花格外漂亮。
这里果树挂满果实,树林下遍地都是成熟果实。
这里李子果实丰硕,个头不大非常甜脆。
果农经营果树区片很大,索性欢迎游人自己采摘。
我们在果树下,拾起成熟果实,品尝起来。
我们继续努力前行,接近山下的绿道。
湔江绿道新浦的木制栈道,有几尊金属雕塑。
绿道接近村落地方,果园被铁丝网围起,里边都是果农养殖鸡鸭,这里循环经济做的非常好。
沿着熙玉河一直往上走,这里的岩石峭壁上,留下久远历史珍贵的痕迹,称之为摩崖造字。这是清朝光绪十一年龙藏寺高僧雪堂含澈题写“左怀中正,右挹熙林。还我大块,写我素心”。
这里的刘氏制鼓被列入彭州非物遗产。被誉为“川西手工制鼓第一人”。
葛仙山东寨门外,有深遂岩洞,有“毛狗洞”古老传说。
在不远处的一处望景台,可以欣赏这里山色美景。
在离村庄很近地方,有一条小河逶迤曲折。果农种植蔬菜玉米,养殖鸭鹅引水灌溉。
走过小桥,来到村边公路,这里道路规整,绿化带种植花卉。
沿着新修的蜿蜒公路,朝着村落走去。
菜品烹制香气扑鼻,这是刘老师外甥女一家,老人在自己院落里种植各种蔬菜。女主人是一位声乐老师,每个星期都从城里来这里度假。
在村东头一排漂亮民居吸引我们,刘校长带我们到这户人家参观,这是刘校长的同事,姓谢从事教育工作退休很多年了,她热情好客,让我们参观他家的卧室厨房。房间物品摆放整齐,墙壁上有一些水墨画。
主人住在楼下,夏季一楼比较凉快,楼上是客厅和书房,闲暇之余可以看书喝茶。
在二层平台上,主人养了很多花草,让这里感受五彩斑斓的花的世界。
这里砖瓦与木制结构的房屋,白墙灰瓦,雕栏画栋,飞檐翘角,典型的川西民居建筑。
旁边房屋是一处农家乐,主人把自己空闲房屋,改造成能够住宿和吃饭玩牌的地方。刘校长说这里房子不是很贵,二十万元就能购置一套上下两层三室一厅。近几年城里人来这里购房较多,看好这里青山绿水,让这里房价上涨。
这是村边美丽乡村景观宣传画。
这是村口景观大门。
在村边道口,果蔬合作社门口,有一处描写熙玉村的传说。
“怡然休闲山庄”是这里比较有名农家乐园,从城里相约美景,徜徉这里果园和健康栈道,来这里合唱打牌,喝酒聊天非常惬意的地方。
这是村边农家乐,如果来这里玩耍一天每人大约60元左右。
院子里的三角梅姹紫嫣红。
餐桌上的葡萄架挂满丰硕果实。
刘校长在门口小摊上,买了梨子和桃子,给我们用刀子打皮后,切好装入果盘,让我们品尝。
我们喝茶,品尝水果,摆着龙门阵,一会一桌丰盛菜品摆满一桌,主人热情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美酒,斟满酒杯,欢迎我们的到来。
村后边还有几处特色农家乐。
铺子傍边有一弯清泉流淌。
道路两边挂满小旗灯笼和旋转风车,还有宽敞停车位。
这是村边“林家大院”吃、住、玩,一条龙提供服务。
在农家乐道路上,一位白发飘逸老者,精神抖擞,挑着担子哼着小曲,悠闲自得走过。
用餐完毕,我们决定上山转一转,看一看这里自然风光,听一听它的神奇传说。
刘校长带我们在附近山路上漫步,顺便讲述这里风土人情和古老传说。这里农历三月三是葛仙山民俗庙会,从晋朝至今大约1800多年了。
这些传说也有些杜撰成分,让这里多一些仙气,多一些神秘。朝拜葛仙山有三种说法,一是这是老祖葛永璝生日。二是葛仙老祖羽化升天之日。三是葛仙老祖修成正果后,在三月三这天诛灭祸害当地百姓和众多生灵狐狸精,人们为了感恩他,便来这里祭拜他的大恩大德。
特别这里流传千年的,三月三抢童子的习俗,传说有一对夫妻多年不育,夫妻二人抢到来木头雕刻的童子,把他放在床上,一年后果真夫妻便有了自己小孩。
让人们坚信葛仙老祖非常灵验,能祛除病灾,求财得财,求子得子。
在三月三这天头年许愿,如愿以偿的人们,便带上香蜡钱纸来葛仙山还愿。
故而每年农历三月三这天,成千上万信徒到葛仙山来,求拜葛仙老祖赐福,祈求老祖保佑世人岁岁平安,家庭幸福,无灾无难。
原来大山里还有几户人家,最后都搬出去,到村子里了,还有个别的人留下来,看护这里的山林。在以前院落周围 ,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
沿着小路就到了这户人家。
道路越来越窄,这里的部分经典景区,被开发商继续修建完善,翻过山头就可以看到古老的银杏树。
刘校长给我们讲了古代诗人王勃登葛仙山的传说 ,并留下诗作“九陇葛仙山,苍苍目在眼。今朝一登临,惬心殊不浅。匪慕幽人贞,洞壑恣游衍。匪慕采芝翁,得仙升鸡犬”。
“惟思诸武侯,大名天下显,全蜀沛恩膏,后世思忠赛。但伤将相才,偏安难进展。尚若得天时,定可中原剪”。这里的庙宇再修缮暂时关闭。
“惜哉伊尹身,偏值命运桀。感念欲相师,怀才知所勉。旁有羽衣人,招余寻絕献。”在大山里能遇到西南油气田井队在钻井勘探,让人有一些亲切感。
走了十多里路,浑身被汗水湿透了,回到刘校长住所顿时凉爽很多,这里要比市区气温低上几度。
在刘校长二层平台上,我们品尝水果,喝着香茶,观看这个村子房屋于街道,让人感到羡慕。
远离城市的喧嚣,让心灵沉静下来,放松心情,寄情山水,感受自然宁静清澈。
村子房屋大多都是5.12汶川地震后修建,市政府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给从山里搬迁出来村民提供宽敞明亮住房,在设计和施工建设上,考虑防震力度。
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让这里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同时也给这里生活的村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夜 幕降临,在村子中间围坐一些村民,它们手里端着茶杯,拿着扇子,拉着家常 ,感受温馨和睦人际关系。看着这里生活的村民,它们的脸上洋溢幸福笑容。
这里生活环境如此优雅,这里住房条件宽敞明亮,这里生活设施完备齐全,吸引游客这里短暂停留 ,共享和谐温馨时光。
这里的名称熙玉春色小区,与城市街道住房没有多大区别。
这里同样吸引投资者眷顾这里,共享这里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