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佳作联展】随笔?骆马湖畔祖母家
原创作品
随笔?骆马湖畔祖母家
文/圳……
每次路经宿迁,如果没有十分紧要的事需要赶时间,我都会下高速绕道去骆马湖,在下游一片已经干枯的河床岸边静坐片刻。这片土地,对我是陌生的,却也是情感交融的,从这里似乎可以感受到自己最亲的一位亲人的音容笑貌。
宽阔的河道,淤泥里长满着一人多高的草丛,草丛中开着各式各样的野花。假如是春夏多雨季节,还会有细细的水流穿梭其间,那是上游的骆马湖水水位上涨后溢出的抚慰。
河道两旁种植着庄稼,一垄垄,因为田野的肥沃,阳光的充足,湿润的气流而茁壮生长着,对岸远处密林间若隐若现小院人家。
方圆这片河滩,就是我祖母曾经的老家,据当地的远房亲戚们说,早年这里有个村落,后来在天灾人祸中消失了,虽说房屋荡然无存,河岸边仍能看到些许遗址踪迹。他们也是经多方回 忆才确定了这片地理坐标位置的。
每回静静地坐在河岸边,凝望着草丛与庄稼,眼前就会清晰浮现出祖母慈祥的面容,仿佛只有这里的天空和大地才能还原出一个最原始也最真实的生动画面。虽然自己并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却总会有种熟悉的亲切感。
祖母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养育之恩,没齿难忘。人类的情感,以尺难度,假如是一杯水,器具中可以显示它的容量,
即便是一条江河,也可以测量出它的深浅。
唯独情感不能。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件仪器可以准确表示人类情感的厚度。
我常常在想,既然时间是平复情绪最好的方式,那么可否用类似纪年一样的方法来衡量它的深厚,也给它一个量词,用具体的数据表示,一定比那些“比山高”、“比海深”之类的虚词要实在的多。
当然,这只是我的胡思乱想,人类情感永远不会简单到像某个物体,再用一个量词便可将其完整包容。
骆马湖畔祖母家,在岁月变迁中如今只是一片荒芜之地。严格的说已经不存在家的内容,然而因为深爱,因为忘却不了的亲情,我依然、也愿意把这片荒芜之地视为家的形象存在。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过一位我最亲的人,这里有她的身影,有她的气味,有她的成长经历,有她的不为我所知的喜怒哀乐。其实,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何须再奢望有个院子有间房呢。
把对亲人的爱与思念,全心融入这片土地里,像阳光覆盖,像雨露渗透,像歌在风中飞扬,像诗,在心里一遍遍去吟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骆马湖畔祖母家,是一方永远都走不出我心头的土地。
2020.6.14稿于江苏洋河
2021.11.22修改于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