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谈随笔 > 正文

杂谈随笔

五岳独尊 巍峨泰山

影评小编2022-11-04杂谈随笔140

杂文随笔

  

远赴人间惊鸿宴

杂文随笔

  

一睹人间盛世颜

  

俗话说得好:“泰山安,四海皆安”。由此可见泰山的口碑地位。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美称。绝世美颜,用任何华丽辞藻形容都觉得苍白。泰山足够特别,即便不喜欢爬山的人,也会把它列入今生必去的列表。

  

之前已领略过黄山之秀美,心中一直好奇,这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么样的?

杂文随笔

  

于是我们起了个大早。很快,我们便到了泰山脚下。远远的望去,泰山犹如一个巨人,屹立在宽广的平原上;又像一根擎天柱,高耸入云,直入云天。顿时,我对它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

  

泰山位于我省不远的山东省,海拔1545米。曾有诗人杜甫登之远望,并作“望岳”一诗。更有千古留名者饱览过泰山的美景,正有杜甫所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奇观。

  

天外村天地广场'位于泰安市泰山区环山路,为西路登山之始。这里始建于2000年。天外村广场是遵循上古'天圆地方'的理念,顺应人民'天地交泰'的吉祥心理而建的。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了12根龙柱,表示从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还安置了以唐玄宗封禅泰山为内容的浮雕。

杂文随笔

  

心怀期盼,我们一行抵达泰山脚下的天外村,在此登上旅游巴士前往中天门。旅游巴士在泰山里盘旋,透过车窗仰望泰山,只见泰山满山葱翠,高耸入云。

杂文随笔

  

放眼眺望那笼罩在晨雾里的泰山,宛如是一位欲说还休的仙子,显得那么朦胧、羞涩,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顶礼膜拜。车窗外,沟壑悬垂,转眼间就抵达了中天门。

  

考虑到后面我们还要登玉皇顶,决定乘缆车前行。登上缆车,开始了8分钟的“天游”,俯视那巍巍壮观的起伏群山,跨越那葱郁的林海及叠嶂的楼阁庙宇,再往上则是山石疏朗,便见南天门赫然在目了。 行至南天门,便由“人间”踏入到“天庭仙界”了。

  

不久,缆车就把我们带到了南天门,我从缆车里跑了出来,“啊 …… 这里雾气袅袅,似幻似真,仿佛仙境一般。

  

南天门向侧面看,就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十八盘台阶。南天门在山东泰安市泰山上十八盘之尽处,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上即绝顶。

  

穿过南天门,在天街上漫步,山风浮动,衣袂飘飞;行进间,那山中骤然升起一层烟波,一阵云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怀蓦地打开,层云荡胸,凡尘俗事尽抛脑后,遐意之极。

杂文随笔

  

在泰山顶上,进入南天门再上几层台阶,就能看到一条南天门通向碧霞祠的特色街道。这条街道宽阔平坦,商铺林立,亦市亦街,被人称作“天上的街市”。

杂文随笔

  

天街上有白云亭,是明万历十四年(1586 年)巡抚都御史李戴登泰山祈雨的时候建的,清代时亭子坍塌,2000 年在原址上复建,现在成为游客中途停歇和登高望远的地方。

  

在天街的凤凰山旁,还立着一处\"蓬元 “石坊。“蓬元”是七十二洞天之一,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洞天福地。站在天街上俯瞰,十八盘如同蜿蜒的小路,游人如织,山下各个山峰尽收眼底。

  

泰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通往碧霞祠的阶梯看着好高

杂文随笔

  

随后游览了金碧辉煌的碧霞祠,便继续朝着玉皇顶进发。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初建于北宋年间。碧霞祠是道教著名女神碧霞元君的祖庭,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

杂文随笔

  

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

  

行至到历代唐摩崖石刻前,那浓郁的墨香犹在,飘逸的墨韵尚存。静静观览着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抚摸那些字体,似仿佛触摸到到历代先贤们跳动的脉搏,一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青帝宫位于泰山玉皇顶西南,东接上玉皇顶的盘道,是青帝广生帝君的上庙。

  

下一站就是玉皇顶了。那条通往顶峰的路很平坦,一般是三、四个台阶一个平台。走起来轻松极了, 走了大约有十几分钟,前面没有台阶了,眼前又出现同样的景象:几座红色的庙,一个“八卦炉”。“到玉皇顶了!”

杂文随笔

  

终于到了玉皇顶,迎面一块巨大的山石上镌刻着“五岳独尊”四个有着帝王风范的大字屹立在山与风之中,历经千年,傲视群山。

  

“五岳独尊”刻石,是泰山的标志之一,是新版的人民币五元的背景。

  

我来到了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

杂文随笔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顶海拔1545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当登上玉皇顶,极目眺望,苍山如海,谷幽壑深,云雾缭绕。

  

举目四望,远处,起伏的群山完全被云雾覆盖了,只是郁郁苍苍的一片,真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近处,山风吹拂着云雾,云雾像晶莹透明的雪缎,真是“烟云本体,原属虚无,顷刻变迁,舒卷无定”。“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在这里悟出了登泰山的真谛!

  

从玉皇顶往下俯瞰,诸多美景尽收眼底,不愧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登泰山而晓天下。

杂文随笔

  

玉皇顶是泰山景区的核心,从自然景观到历史文化,从古建文物到碑刻题记,都离不开玉皇顶这一主轴。

  

日观峰,泰山第二高峰,是泰山上最适合观看日出的地方,所以叫日观峰。

  

日观峰也是新版2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日观峰位于玉皇顶东南,相传在峰巅西可望秦,南可望越,站在日观峰拱北石向下俯视,一种登峰造极的感觉油然而生。

杂文随笔

  

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巨石向北斜上横出,名为“拱北石”,因其形犹如起身探海,故又名“探海石”。石长6.5米 ,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观日出的好地方。

  

如果你曾经夜登泰山,并在泰山山顶看过日出的话,肯定不会对这块“拱北石”感到陌生,因为这里就是泰山看日出的最佳观景点之一。

  

然而,在其他时间,相对于泰山的其他许多著名景点,比如玉皇顶,“五岳独尊”石碑等地方都人满为患,而“拱北石”却几乎没什么游客,显得有些冷清。

杂文随笔

  

走在泰山之中,随处可见宗庙、石碑,我仿佛看到了许多帝王将相,在此祭拜,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看到了许多文人墨客挥笔豪书,留下传世佳作、千古记忆……

  

下山指示标

  

游完拱北石,我们准备下山,在“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思想下,决定走下山,沿途还有许多著名风景。

  

真是一段长长的下山路,从南天门开始往下走到中天门,我们选择坐巴士,下到天外村。

  

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实十八盘并不是只有十八个盘道,而是古代人觉得这里难于攀登,就在周边各立了十八跟柱子,并有铁链连接,方便上山,所以取名为十八盘。

  

十八盘共有石阶1600余级,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过了“十八盘”,峰回路转,万壑争流,可谓是一步一景。

  

回首望我们走过的路,还真是挺长,回首仰瞻,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壁,像是被劈出来的,透着粗犷与危耸。

杂文随笔

  

在泰山山脚下向上望,只见它连绵起伏,气势雄伟。泰山树木长得郁郁葱葱。

杂文随笔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走走停停,在小腿肚子的颤抖中,艰难地回到了中天门,大伙会齐,便登上返回的巴士,难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将结束。

杂文随笔

  

此次泰山之行,仿佛就像在阅读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耐人寻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石,一虫一水,一碑一字,一石阶一担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有多远的脚步才能丈量世界,有多大的心胸才能包容天下。泰山之行,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文化的洗礼,受到了一次自然的荡涤……

  

编辑:菲菲

杂文随笔

  

图片:菲菲

  

图片拍摄于2022年6日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