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5限号吗 2023年5月5日黄历
2023年北京限号时间表
2023年北京限行的机动车车牌尾号(含临时号牌)分为五组,定期轮换限行日。
(一)自2023年4月4日至2023年7月3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 3和8、4和9、5和0、1和6、2和7。
(二)自2023年7月4日至2023年10月2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 2和7、3和8、4和9、5和0、1和6。
(三)自2023年10月3日至2023年1月1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 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
(四)自2023年1月2日至2023年4月2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 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
注 机动车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0号管理。
现行规则
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国家机关,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中央和本市所属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0时至24时),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
2、除上述范围内的机动车外,本市其他机动车实施按车牌尾号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限行时间为7时至20时,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不含五环路)。
2023年郑州限号吗
2023年郑州目前不限行。
自2022年12月20日起郑州市区违反机动车限行措施暂不处罚,何时恢复另行通知。
以下是此前的限行规定 限行时间。工作日每日 7 00~21 00,法定节假日不限行。
限行规定
星期一 尾号1和6禁止通行。
星期二 尾号2和7禁止通行。
星期三 尾号3和8禁止通行。
星期四 尾号4和9禁止通行。
星期五 尾号5和0禁止通行。
限行区域
东三环(107辅道)、南三环、西三环、北三环(均不含本路)以内区域的所有道路。
以下机动车不受限行措施限制
1)悬挂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新能源汽车。
2)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3)大型客车、中型客车、出租汽车、校车。
4)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5)车身外观喷涂统一标识并执行任务的各类行政执法车辆和道路清障专用车辆。
6)车身外观喷涂统一标识的环卫、园林、市政(含污泥运输)、热力、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信、邮政(含报刊发行、快递)、押款、保险查勘、新闻采访、医疗废物转运等专用车辆。
北京明天限号是几和几寸
明天(02月11日),北京限行尾号如下
本地车 限号
02月11日周六(明天)
不限号
02月12日周日
不限号
最近一周北京限行尾号(2023年02月10日 ~ 2023年02月16日)
02月10日 02月11日 02月12日 02月13日 02月14日 02月15日 02月16日
周五(今天) 周六(明天)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不限号 不限号 不限号 5和0 1和6 2和7 3和8
北京限行时间 2023年02月13日至2023年04月02日,工作日07:00-20:00(节假日除外)
限行区域 北京市: 五环路以内道路(不含五环路)
限行规则 对进入限行区域的本地客车(本市纯电动小客车除外)实行每日限制两个车牌尾号的车辆通行。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 5和0、1和6、2和7、3和8、4和9(机动车车牌尾号为英文字母的按0号管理)
成都车辆限号2023最新限号时间
成都车辆限号2023最新限号时间如下所示
(一)全市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建筑垃圾(含工程渣土)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为绿色标杆工地和应急抢险工程提供保障的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以及运输砂石、袋装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运输车辆。
预拌混凝土运输车辆、预拌砂浆运输车辆、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新能源车辆、国Ⅵ(含)以上排放标准车辆除外]通行。
(二)工作日的6:00至22:00,禁止国Ⅲ(含)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柴油车(特殊车辆除外)在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G4202,不含)以内道路上行驶(本次暂不实施)。
(三)工作日的6:00至22:00,在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G4202,不含)以内区域道路,实行汽车尾号限行,按照机动车号牌(含临时号牌汽车)的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尾号限行。
即 星期一限尾号“1”和“6”,星期二限尾号“2”和“7”;星期三限尾号“3”和“8”;星期四限尾号“4”和“9”;星期五限尾号“5”和“0”。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本次暂不实施)。
(四)全天24小时禁止悬挂大型汽车号牌(黄色)且核定载质量5吨(不含)以上的货运车辆在四环路(成都绕城高速公路G4202,不含)以内道路上行驶。
成都市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21年底,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211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