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任 溥任敬业小学
摄政王弟弟是什么身份的
摄政王弟弟是什么身份的
爱新觉罗·溥任简介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生平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2015年4月10日下午三点五十六分去世,享年97岁。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爱新觉罗·溥仪的四弟(末弟),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北京故居),现居北京后海南锣鼓巷胡同边的蓑衣胡同2号院,一处平房院落内。有妻金瑜庭(1971年病逝)、张茂滢(1975年续娶,已去世)。与前妻共有三子二女,分别为长子金毓嶂、二子金毓峑、大女儿金毓琨、二女儿金毓珵、幼子金毓岚。
爱新觉罗·溥任简介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生平
自幼学习旧学(旧时的历史文学)、书画。未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而在1947年,在其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支持下,利用醇亲王府旧宅开办北京竞业小学,并自任校长,父亲载沣任董事长,妹妹当老师。过后将学校赠于政府,自己仅以一名教书匠的身份继续为学校服务,直到1988年方才退职。其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退休后的溥任投入研究清史。1918年,溥任出生在北京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在清末几十年里,醇王府显赫非常,先后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是溥任的二伯父光绪帝载湉,一个是溥任的大哥宣统帝溥仪。在宣统王朝溥任的父亲载沣是监国摄政王。溥任是醇亲王府的第三代传人。
1911年12月6日溥任的父亲辞去监国摄政王位,退归王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率宣统皇帝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268年的大清帝国结束了。爱新觉罗·溥任简介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生平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1918年9月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1947年他创办北京竞业小学,至1968年退休。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退休后致力清史研究,发表了《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文,还整理了其父载沣的《使德日记》等。
2015年4月10日下午三点五十六分去世,享年97岁。
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溥任,又名金友之,爱新觉罗·溥仪的四弟(末弟),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今宋庆龄北京故居),现居北京后海南锣鼓巷胡同边的蓑衣胡同2号院,一处平房院落内。有妻金瑜庭(1971年病逝)、张茂滢(1975年续娶,已去世)。与前妻共有三子二女,分别为长子金毓嶂、二子金毓峑、大女儿金毓琨、二女儿金毓珵、幼子金毓岚。
爱新觉罗·溥任简介 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任生平
自幼学习旧学(旧时的历史文学)、书画。未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而在1947年,在其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支持下,利用醇亲王府旧宅开办北京竞业小学,并自任校长,父亲载沣任董事长,妹妹当老师。过后将学校赠于政府,自己仅以一名教书匠的身份继续为学校服务,直到1988年方才退职。其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退休后的溥任投入研究清史。1918年,溥任出生在北京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在清末几十年里,醇王府显赫非常,先后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是溥任的二伯父光绪帝载湉,一个是溥任的大哥宣统帝溥仪。在宣统王朝溥任的父亲载沣是监国摄政王。溥任是醇亲王府的第三代传人。
1911年12月6日溥任的父亲辞去监国摄政王位,退归王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率宣统皇帝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268年的大清帝国结束了。
中国最后一个亲王是谁,一生有什么样的经历?
爱新觉罗·溥任,乳名联格,字友之,又名金友之,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生前居于北京后海南锣鼓巷胡同边的蓑衣胡同2号院,一处平房院落内。
溥仪这一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他有十一个兄弟姐妹,分别是两个母亲生的。十一个兄弟姐妹中有两个早早夭折,最后只剩下了九个人。溥任是溥仪同父异母的兄弟,清政府被推翻后,溥仪跟随人本人创建了伪满洲国。但是溥任没有同溥仪一起出任满洲国。
溥任共有两位妻子,金瑜庭(1971年病逝)、张茂滢(1975年续娶,已去世)。同金瑜庭共有三个儿子二个女儿,分别为长子金毓嶂、二子金毓峑、大女儿金毓琨、二女儿金毓珵、幼子金毓岚。
溥任自幼爱学,学习历史文学、书画等。他曾担任竞业小学等校长,西板桥小学等校长,后北京市连任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还有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
溥任在伪满洲国建立时并未跟随溥仪同去,后来在九一八事变后,他曾随父亲载沣,一同去过一次东北伪满洲国,看望溥仪。他们在东北看到溥仪等人仅仅只是日本关东军等傀儡,处处受限于日本人。同时他们又看到了在日本人统治下的东北等满目疮痍,这使他感到无比痛心,溥仪邀请他留下来继续做亲王,他严词拒绝了邀请,并迅速反往了北京。
1947年时,溥任在附近醇亲王载沣的支持下,把醇亲王府旧宅改成了一所小学,这所小学就是北京竞业小学。他也在此担任这所小学的校长一职。后来他把学校捐赠给了政府,自己仍然以一名老师的身份继续为教育事业服务,直至1988年退休。
溥任在退休以后,依然坚持的文学事业,并投入到了清朝历史的研究中。他在研究清史的过程中还发表了众多作品,如《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纳兰性德与〈通志堂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醇亲王府回忆》等。
他不但发表了关于清朝历史的众多作品,还把他父亲载沣的日记整理并发表了《使德日记》。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溥任曾多次向国家捐赠了众多历史文物。总计文物40余件,珍藏图书7000余册。这些文物都是溥任无偿捐赠给国家单位和部门的。
1951年时,溥任遵从父亲载沣的话,把醇亲王府中的金印,银册等40多件珍贵文物和《廿四史》等多本珍贵书籍捐赠给了国家文化部文化局。后来数年中又陆续捐赠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各种珍贵文物和书法作品等数千余件。
溥任一生淡泊名利,清贫朴素。他和妻子住的是普通的民房,破旧不堪。他却从没有想过拿家中的文物换钱用来改善生活环境,反而是把大量文物拿来捐赠或者拍卖。把拍卖所得用来进行慈善事业,自己跟老伴却是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用以度日。平时出门参加活动,都是骑自行车。衣服等生活用品也是买的打折处理的商品。
2015年,溥任逝世,享年96岁。溥任一生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这使得世人都对他的人品十分钦佩。虽然溥任在人们心中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他高尚朴素的人品却让很多人感动。
爱新觉罗·溥任一生都经历哪些
爱新觉罗·溥任一生经历了清朝灭亡,创办私立学校和北京和平解放,下面是爱新觉罗·溥任一生经历的详细介绍
爱新觉罗·溥任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醇亲王府,自幼学习旧学、书画。未随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而在1947年,在其父亲醇亲王载沣的支持下,利用醇亲王府旧宅开办北京竞业小学,并自任校长,父亲载沣任董事长,妹妹当老师。
过后将学校赠于政府,自己仅以一名教书匠的身份继续为学校服务,直到1988年方才退职。其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退休后的溥任投入研究清史。1918年,溥任出生在北京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在清末几十年里,醇王府显赫非常,先后出了两个皇帝。
一个是溥任的二伯父光绪帝载湉,一个是溥任的大哥宣统帝溥仪。在宣统王朝溥任的父亲载沣是监国摄政王。溥任是醇亲王府的第三代传人。
1911年12月6日溥任的父亲辞去监国摄政王位,退归王府。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率宣统皇帝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绵延268年的大清帝国结束了。
9·18以后,溥任曾陪同父亲以私人身份去过一次东北,看溥仪和溥杰。亲眼看见他们处处受制于日本人和任凭关东军飞扬跋扈的样子,载沣很痛心。
他对溥任说,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处?连石敬瑭都不如。后来他装病不吃东西,溥仪怕出事,只得让他们回北京。
历史是沉重的。绝非如影视中戏说的那样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第一代醇亲王奕譞五十大寿时,曾做了一面桦木镜。
镜面上他手书“有镜之名无其用,吾人鉴之宜自重”。这是他一生涉险政治漩涡的真实感受,他堂名九思,自号退潜,时时自警,如履薄冰。这一点第二代醇亲王载沣领悟较深。他每日读书,不涉政局。
1947年溥任先生利用后海府里的空房子,办了个竞业小学,是私立的,靠变卖家里的东西维持。载沣是董事长,溥任是校长,老师不来他就代课,学校办得很有起色,最多时有200多个学生。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进驻王府正宅,特务机关也看中了这座幽深的王府,里面秘设了监狱。全家住在花园里,载沣病重只能坐轮椅活动,里里外外全靠20多岁的溥任。
大哥二哥自伪满洲国覆灭后生死不知,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围困北京势态不详,而每日艰难不安的生活又受到府内军、特务的骚扰,困苦可知。“那真是度日如年的日子!”溥老回忆说。
1949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盘踞府里的军队特务一扫而光。王府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卧病在床的载沣心里总不轻松。全家赖以生存的王府产业会不会被人民政府没收。
答案出人意外,又令全家皆大欢喜。当时的市领导请示了中央,醇王府作为载沣的私产,政府可以出钱收购,以解当时办公用房短缺之急。
1949年10月,载沣让溥任出面将王府出售给高级工业学校,年底全家迁到东城魏家胡同一个挺大的宅院。
1951年3月,遵父命,溥任把王府的金印、银册等珍贵文物40多件和《廿四史》等七千多册图书献给文化部文物局。
还陆续把府藏的一大批图书献给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等单位。载沣还率先废除了王府沿袭多年的繁文缛礼,欣然同意七女韫欢与一个平民的自由恋爱,并派溥任作代表出席了韫欢和她爱人乔宏志的集体婚礼。
扩展资料
溥任先生的晚年生活原本是十分平静而淡泊的,但也时常被一些麻烦事所困扰。经常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作者写歪曲历史的作品以及冒充清室后裔的行骗者,为了维护家族和亲人的名誉,他都进行了坚决的驳斥和纠正,还历史本来面目。
像1991年台湾冒出了3个溥任,国内外一些新闻媒介纷纷误导,4个溥任真假难辨。当时在北京的溥杰、溥任兄弟几人用无可辩驳的事实通过台湾《中国时报》揭穿了假冒者的嘴脸。
曾经浙江还出了一个叫溥儇的人,冒充是清室后裔,他说他是清末摄政王的庶出之子。一时海内外十几家报刊对溥儇王子身世进行了报道。
经溥杰、溥任二人联名向中央反映并公开发表讲话和文章,终于使政治骗子曝了光。有人大肆炒作他的大哥溥仪先生晚年的婚姻生活,书中充满了对溥仪先生的人格尊严的践踏。
溥任先生愤慨地说 “我的大哥溥仪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其功过是非可以任人评说,当然也可以严谨的态度批评,但个人隐私不应当大肆宣扬。这样做既有违公序良俗,也是对溥仪作为一个公民名誉权的侵害。我们近亲属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任